好文网 > 实用范文 > 读后感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写读后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这里给大家分享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方便大家写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时参考。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篇1

人的天职在于勇于探索真理,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道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顺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苦难就是人生的老师,然而逆境则是通往真理的必经之路。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苏菲逐步迈进了深奥的哲学王国的人口,哲学问题更进一步激发了苏菲的好奇心,正是这好奇心使她勇于探索与富有想象地思考。而在当今社会,勇于探索与富有想象地思考正是少年们所缺乏的,如果每个人都怀着一颗好奇心,便会慢慢指引我们通向成功之路。

好奇心居然能让一位十四岁的少女理解了这些深奥又枯燥无味的人生理论,这就是好奇心传递的正能量。她的导师艾伯特又以信封式将哲学的理论、真理与名人一生理念传授于她。世界像奇迹一般在她眼前展开,苏菲开始思索,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所学的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探索真理,然而事实真相远远要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拜伦说过“逆境是达到真理的一条通路。”面对人生突如其来的打击,有的人可能会一蹶不振,从此消沉下去。但是从容与平静面对真的很重要。人生不如意十有八 九,人偶有失意,在所难免,为失败哀怨,对现实不满是无用之举,一切当以宽心化解之。

生活需要以一种心平气和的态度去对待,对待失意和打击更要如此,失败不必气馁,只要我们把它当做横在你面前的一块大石头,摆正它,蹬上去,说不定让你的视野更开阔,心胸更豁达了呢?《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与好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篇2

偶然有一天,我读到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它使我重新认识了世界并收获了许多哲学方面的知识。哲学本是枯燥无味的,但《苏菲的世界》几乎让我成为了一个哲学迷,使我去追寻着“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

《苏菲的世界》主要讲了苏菲有一天放学回家,收到了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从这天起,哲学家艾伯特、席德、苏菲亚、席德佳艾勃特少校等神秘人物一个个出现,苏菲也在运用少女的悟性和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谜团。然而,事实比他想象的.要更加怪异……

“苏菲”这个字,有智慧的意思,《苏菲的世界》,也是智慧的世界,我就在里面探索从古至今的哲学知识,从自然派哲学家开始,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马克斯、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在每一个时空里的哲学思想都在这本书里展示出来。其实,我在看书的过程中也在试着思考那些哲学问题,我好像不再是一个深居在兔子皮毛底处的人了,《苏菲的世界》把我拉了上来,使我用新生儿的眼光重新审视着这个世界,想要一睹那个魔术师的真容。

《苏菲的世界》,不但帮我学习了哲学知识,拉了我一把,而且使我悟懂了一个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我还清楚的记得在534页里,艾伯特说的话:“一个真正的哲学家永远不能放弃。”是啊,我们在校园里学习就像哲学家探索真理的过程一样,只有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才能成功。例如苏格拉底,他批评各种形式的不公不义和腐败现象,向地方势力挑战,最后因此。苏格拉底原本可以求饶,但他却觉得如果不成仁取义,就无法完成他的使命,而由于他如此从容就义,所以吸引了许多徒众追随。苏格拉底坚持不懈,宁死不屈,最后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这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只有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才能成功啊!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飞速流逝,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我永远不会忘记。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篇3

这是一本哲学史书。是我最近看的一本名著。它是(挪威)乔斯坦.贾德写的。起初,我认为这种书是无聊书。但是由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书的概述,便深深地被它吸引了。

这本书记述了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就这样,苏菲每天都会收到这种神秘的信,她在信中的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走进哲学,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拂络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仍不断接受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了。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和后天所积累的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找到答案。然而,事实的真相却比她想的更怪异,更离奇了。这本书从哲学的角度向人们解释了世界和大自然等的形成与发展……告诉人们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本来我认为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文中的苏菲她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致使她走上了通往解开世界谜团和哲学的大门。并且,苏菲她还具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一点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只有有了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们才有机会去做好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哲学教授傅佩荣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哲学不是万灵丹,但从来不去留意,爱好智慧的重要与前人的心德,那么注定将会陷于心灵之封闭与终结。这或许是这本书在世界各国广受欢迎的原因吧!为了使人从困惑到觉悟,本书提供了一盏明灯。”是的,哲学会使我们醒悟。而这本书使我们走进哲学,使我们从困惑走向觉悟。所以我建议大家来看《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篇4

在语文教科书的推荐下,我怀着好奇心买下了这本书,花了一个学期,我终于将这本长篇著作给读完了,虽然有些地方不怎么能读懂,毕竟涉及了一些哲学知识,但基本的故事情节我已经了如指掌了。

事情还得从一位14岁的少女苏菲收到一封神秘来信说起。信上问的是一些奇怪的问题,很难回答,后来苏菲接二连三的收到这样的来信,渐渐的苏菲喜欢上了哲学,经常与写信的人艾伯特通过写信的方式讨论有关哲学的问题。

在所有故事情节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就是少校的小木屋。在这篇文章中,苏菲因好奇艾伯特住在哪儿,就准备跟着来送信的汉密士(艾伯特的狗)找到艾伯特的住所,可谁曾想,一向温顺的汉密士,看见苏菲想要跟过来就对着她狂叫,没办法,苏菲只好放弃。回到家后,苏菲仍不死心,决定跟着刚才走的路去寻找。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呐,在树林的深处有一条湖泊,对面有一座小木屋。苏菲划着小船来到木屋内,她看到了桌子上有一封信,便好奇的打开看了看,显然这信是写给她的,这下她可以肯定这就是艾伯特的住所了。突然一声犬吠传了过来,苏菲心想一定是汉密士,她拿起信准备走,这时她看见镜中的自己眨了眨眼睛,这并不奇怪,可关键就在于她自己并没有眨眼一时间。苏菲惊恐万分,冲出了小木屋,跑回了家中......

本情节跌宕起伏,带有一丝惊恐,环节设计引人入胜,能够抓住读者眼球,给读者带来画面感,更加让人印象深刻。这本书的作者是挪威的作家——乔斯坦·贾德,他专注于研究哲学,这本苏菲的世界,便是他哲学的结晶。

看完这本书后,我受益匪浅,我觉得对于事物的认知不能只浮于表面,要更深层次的去感受各种事物的深层含义。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篇5

笛卡尔,一个注定被历史所铭记的人。回首他光辉的一生,你将惊讶于他太多的成就:坐标系的发明,第一套重要哲学体系的创立者,还有那句世代传诵的名句: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迫切地想要了解灵魂与身体的关系,因此,他将这个复杂的问题尽可能细分为许多不同的因素,并从其中最简单的问题出发。为了确保它们的正确,笛卡尔主张我们应该对每一件事物加以怀疑,因为他不希望他的思想是建立在一个不确实的基础上。“他想清除房屋地基上的所有旧瓦砾……”

笛卡尔不仅怀疑前人的理论,甚至认为我们不能信任自己的感官,因为感官可能会误导我们。最终,笛卡尔怀疑每一件事物,在他之前的许多哲学家走到这里就走不下去了,但他却设法从这个零点开始。等待他的是漫长的思考,他日思夜想,废寝忘食……终于,他悟出了一个道理:有一件事必然是真实的,那就是他怀疑,即“我思故我在”!从此,他开始将他独特的思维与见解倾洒在哲学史上,影响了一代代人。

“我思故我在”名垂青史,受到后人的膜拜。但我认为,这句话的背后,笛卡尔的怀疑精神更值得人敬佩。他敢于反抗当时的哲学权威,独立创建自己的哲学体系。而在创立的过程中,他不被前人的理论所迷惑,只相信自己的&39;认知,终于大有所成,被后人尊为“现代哲学之父”。

在现实生活中,拥有怀疑精神也是至关重要的。所谓怀疑精神,即指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当今信息量爆炸、繁杂的社会环境中,看待事物有自己的见解、不随波逐流,是极为可贵的。在学习上亦是如此,如果总是借鉴他人的思想而不锻炼自己、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待到真正考试时,一旦转换个考法就不会做了,吃亏的必定是自己。这些都是我从“我思故我在”中学习到的精神,我个人认为是一个宝贵的经验。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篇6

是否以往想过,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儿?

我只明白,看这本书之前,我从没思考过。可能不只是我,几乎每个人都把这个世界想得太过理所当然——因为我们早已熟悉这个世界。世界的多姿多彩,仿佛与我们无关。就如作者用的比喻,宇宙就好像魔术师从帽子中拉出的一只兔子,而我们人类则是兔子毛皮深处的寄生虫。我们都在兔子的毛皮深处舒服的躺着,对魔术师的秘密毫无兴趣。仅有哲学家,不停的顺着兔子的细毛向上攀爬,想探究魔术师的秘密。

这本《苏菲的世界》,带着主人公苏菲爬回兔毛尖端的同时,引领读者进入了哲学殿堂。让我学会用自己的&39;方式去理解:哲学是什么?我想,可能,哲学就是认识自己,不一样的自己。

合上这本书,回忆起带给我感触最深的“我思故我在”。或许,我们活着的世界也只是造物主写的一本小说罢了,连我们是否真正存在都需要证明。笛卡尔说过:“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如果我不存在,那么我不思考。如果我思考,那么人生就意味着虚无缥缈。”他认为,我们应当要怀疑一切,但不能怀疑“怀疑”这件事本身。这种观点,让我觉得与“庄周梦蝶”相类似。到底是周公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周公?在处于“毛皮深处”的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可是,这样的一个思考,却让我犯迷糊,让我感到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态度。

类似的种种,这不禁让我用最初的目光重新打量起这个世界。马为什么叫“马”?鸟儿为什么会拥有翅膀?难道仅有人才会有思想吗?

《苏菲的世界》——梦的世界,智慧的世界,亦是哲学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未知、探索的世界让读者恍然发现自己原先已经在兔毛深处躺了那么多年……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篇7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

——题记

我们对于时间变迁,空间更移心存的诸多疑惑,就像我们总是疑虑魔术师从“空空如也”的礼帽中拉出来的用丝巾做成的小白兔。

关于大变活兔,我们固然知道这不过是魔术师耍的把戏,但我们的好奇心仍然驱使我们探索她(她)是如何办到的。

然而如果一下话题,情况便有些不同了。我们知道,世界的更替不仅只是魔术师礼帽里面的把戏小伎俩。

我们可以把小白兔比作整个宇宙,那么地球则是它众多毛发中微不足道的一小根。而我们这些芸芸众生,从月球俯瞰,不见踪影,就暂且称之为寄居在小白兔毛皮中的微生虫。

不同的是,若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分类,白兔无法像人类一样进一步思考,它并不清楚它参加了一场魔术表演。而人类则相反,我们知道自己是浩瀚宇宙中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带着好奇心,去了解其中的奥秘。

虽都为虫,亦有害虫、益虫之分。有两种可能会成为在毛皮深处蠕动的寄生虫。一类人闭上眼睛,不理会他人,假装用所有的知识武装自己而自欺欺人,就如当年清政府闭关,结果卒。而另一类人,太过自我,放弃一切迄今为止的探究结果,漠不关心,亦卒也。

还有一类人既不笃定也不漠然,他们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努力沿着兔子毛皮上的细发向上攀登,希望能一睹伟大魔术师的真面目,也希望能洞察技巧。虽然他们以个人绵薄之力并不一定会成功,但若他们像叠罗汉一般一层层往上加,他们会愈来愈接近顶端。而这也同时证实了:正因为多位哲学家对于概念的定义及修改,今天的科学才会如此达到巅峰。

所以说:要成为一个哲学家,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新生儿般的好奇心!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篇8

前后用了八天的时间结束了这部哲学入门级读物《苏菲的世界》。暂且不说我是否学到了什么,但至少给我一些启发。

之所以选择《苏》陪我度过这段艰难的时光,一是为了让自己的思维忙碌起来,可以稍稍抽离琐碎的日常做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另一方面人在身心脆弱的时候应该更容易感悟到生活中的哲理。因此,作为一个从未系统的了解过西方哲学史的哲学小白,趁着卧床静养的这段时间认真的啃下这块骨头。

费解是哲学类书籍的&39;共性,但是这本书并不算枯燥,毕竟只是一本入门级读物。同时作者构思精巧,以小说的形式把你带入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和15岁的小姑娘苏菲一起看那些时空中闪现的哲人是如何解析生命和世界的存在。PS:做笔记很重要,否则很多章节要不断的回看才能明白。

本书借艾伯特老师之口,向读者介绍了由古至今在不同社会背景下提出了不同哲学理念的西方哲学家们。从古代的苏格拉底、中世纪的奥古斯汀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培根、再到启蒙运动时期的孟德斯鸠……显然,历史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类文明正在迈向更多的理性与自由。到目前为止,哲学家仍无法明确回答关于“存在”的问题,但是正因为他们在不断的追寻这些问题的根本答案时,会发现许多其他问题有了更清楚明确的解决方法。科学,研究,科技等都是哲学思考所带来的副产品。因此,这也是哲学存在的意义。我思故我在。

故事的结尾是一个可爱的浪漫主义反讽,谜中谜,局中局!就像诺瓦里斯所说“人世变成了一场梦,而梦境成了现实”。何必要去计较梦境与现实,人生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它的未知性,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存在的意义就是要创造自己的人生,这是使命,不管你是活在梦境还是现实…….

关于哲学:科学给了我们知识,只有哲学赋予人智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篇9

苏菲的世界像是虚无的,又像是真实的。亦真亦幻,存在着许许多多未知的奥秘。我们的世界就是如此。

从收到第一封信起,苏菲的世界也许就就不再平凡。“你是谁?”看似简单的问题,实则包含了许多哲学的道理。在这位神秘导师的引导下,苏菲渐渐有了更宽阔的知识面,那些不寻常的来信,似乎也唤醒了这个14岁女孩的`悟性和天赋。她游于各个知识领域,探究着一件件难理解的哲学问题。但未知的世界远远比她想的更复杂,更怪异。不知觉中,苏菲的世界越来越不同寻常,可能,世界本就是这样的。

本书的作者是挪威的一位世界级作家,乔斯坦·贾德。主修哲学,神学及文学,是当代重要的北欧作家。也许苏菲就是他的一个缩影,是他寄托感情的人物。因此,苏菲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起来了,同时,也在人们心里留下了重要的地位。

在网上的论坛我见过这样一句话“科学的尽头即为神学”。而我认为,组成神学的重要因素就是哲学。《苏菲的世界》大概是一本哲学入门书吧。它唤起了我们隐匿的,潜藏的对世界的一个个问号,而后又不禁使我们产生了一个个恍然大悟的感叹号。哲学就是这样的吧,存在于世界的各个角落,任何时间。

我们可以构思一下,若天地真是由盘古开天劈地而来,那么宇宙又是怎样的存在?那么世界到底是怎么来的?总有人说宇宙是无限大的,而无限大到底是多大?没有边际,甚至我们对此一无所知。这足以见人类的渺小,世间的宽广了。于是人类便试着去认识,去理解这个他们赖以生存的世界。哲学的大门就这样被悄悄打开了。

书中有一句我很喜欢的话“生命中最难的阶段不是没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这个世界太美好,清晨的曙光,傍晚的晚霞就足以温柔,每一颗星星,每一片云朵都让人忍不住驻足观望,浮想联翩。所以才让人们留恋,惋惜,从而认识生命的可贵。

所以,这不止是苏菲的世界——更是你的世界。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篇10

读完《苏菲的世界》还是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很喜欢,这也是我所有读过的书里面花费最长时间看的一本书。《苏菲的世界》虽然是没有结局的结局,但这就是哲学,就像问问题一样,哲学家一定不会错,留给我们的是追寻内心和思辨。以前希望有个所谓结果,但如果真有了个结果那不就成了一部小说嘛,我想这应该不是乔斯坦对于这本书的定位吧!所以结局只在于我们每个人心中。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里面即涉及到了从古至今的各哲学流派与其代表人物代表思想和发展史,又穿插了一个值得深思和回味的哲学故事,写的很有深度。我在看书时也一直在想,这些哲学能为我们带来什么?说实话看完了之后对于那些哲学家的思想我只有大约1/10的印象,不敢说吸收了。

刚好今天下午写日记时,我借用纪伯伦“我曾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经典短文对我最近一些不好的思想做了反省,如写日记实质上是为了磨炼我的毅力,但最近思想上明显处于懒惰和放纵的状态;佛学中的修禅即为专注和静心,但我这两天通过休闲后明显感觉自己收不住心,看书中哲学部分时明显不如前几天时的专注,心浮躁了;还有就是虚荣心,人性中还是逃不开世间物质欲望的浮华和人心的贪婪虚荣。所以当我写到这些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哲学,我知道我们只要还活着那就逃不开世间各种欲望、惰性、贪婪、虚荣等等的诱惑,其实有了这些才能被称为一个人,但哲学让我学会了思考,让我们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命起源到宇宙形态,从因果关系到辩证主义再到历史唯物辩证法等等,就是让我们能够更加健全的思考“做人何为正确!”,哲学教会了我站在更高的层次和角度思考自己,我想这就是我学习哲学的目的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篇11

校领导给我们每位老师赠了一本《苏菲的世界》,希望我们能从这本哲理性的书籍中收获非凡。零零散散一个冬天,早自习的间隙,一个假期,读了《苏菲的世界》,读起来有些艰涩、枯燥。常言道:读一本好书,让我们得以明净如水,开阔视眼,丰富阅历,益于人生。我坚持读下来,也从中读懂一些人生哲理。

十四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层层谜团一股在她眼前展开,使她不得不开始注意起这些恶作剧般的问题,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淌徉在这个充满哲学的世界里,她开始不断思索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书中更是有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了解,更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垢印刷机。更让我们学习到康德黑格尔,弗伊德甚至马克思的哲学思想……

哲学家们不停地追问,不停地前行,同时也不停地呼唤着沉睡的人们。他的呼唤只能唤醒少数有头脑的人,而赢得大多数人的厌恶,苏格拉底最总最终将生命献于哲学服毒自尽,耶稣亦如此。我佩服他们的勇气于精神。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德谟特里克斯在没有任何先进设备的情况下,仅靠好奇与思索提出原子理论,柏拉图的两个世界论,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我思故我在。一千年,两千年,中世纪,浪漫主义。慢慢我陷入整个欧洲哲学史,开始时很茫然有很多的不了解,越来越发现,其实哲学离生活并不远,我可能不了解一些地域,一些风土人情,但思想是没有限制的。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互通的。苏菲最终只是希德书中的一个虚拟人物,我们又是谁呢,苏菲又是智慧的意思,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也唤醒我们生活的智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篇12

刚打开这本书,看到那么多哲学的知识,我便失去了兴趣。但读到苏菲收到一张奇怪的明信片时,我又好奇的想知道席德是谁。带着这份好奇,我把书读完了。

表面看来,这是一本讲述哲学知识的书,但实际上,它也算的上是一本历史书,甚至是一本悬疑小说。

书中介绍哲学家时,也同时介绍了许多欧洲古代的历史文明。中世纪,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内容,似乎与哲学没有太大的关系,但书中也做了一定的介绍。而席德是谁,还有席德的父亲到底是怎样一个人,这两个疑虑又将此书变得带有一点悬疑色彩。当我看到狗开口说人话,香蕉皮内写着字,苏菲的哲学老师把他叫成席德时,我不禁打了个冷颤。

而这本书最令我欣赏的就是作者把许多看似毫无关系的用哲学课程联系在了一起。书中的苏菲学习哲学是为了摆脱席德父亲的控制,这似乎有点奇怪,但当你知道席德的父亲也是一位哲学家,这一切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在书的结尾,席德与她父亲和苏菲与她的老师的位置关系完全颠倒了。原来苏菲对于席德的疑惑变为了席德对于苏菲是否存在的猜想。似乎将他们换一个角度,故事又会产生新的趣味。

就像这本书一样,其实我们身边的许多事物甚至我们自己都有两个或多个面。许多的事情就像一把双刃剑,在你得到它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会受到一些无形或有形的伤害。正如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如果你想要得到其中之一,你就必须放弃另一个。而关于我们自己,你是否会发现,有时自己在朋友面前活泼开朗,但一到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面前却会一语不发?或是有些人在家总是面无表情,但在学校,单位对人却是满脸笑容。正是因为我们对待不同的人的不同方式,才造就了这个多彩的社会。

我们无法改变事物的多面性,但我们可以正确的分析,并作出正确的选择,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亮丽的色彩。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篇13

《苏菲的世界》是我的哲学启蒙书,也让我了解到,一个哲学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从何了解?就是从本书的主人公——苏菲身上了解。从最世俗的开始了解:主人公的成绩不错,公民课与作文课尤其如此,数学要落后一些。不过,老师问她“从哪里学到这些的时”,她回答:“因为我正在研究哲学。”所以我们找到的&39;成绩只是种表现形式,体现不出什么,那么,继续随我探寻。

为何苏菲会“正在研究哲学?这与一个人脱不了关系——没错,苏菲的哲学老师艾伯特,不论是最开始的书信授课又或是后来面对面授课,艾伯特引领苏菲从苏格拉底认识到佛洛伊德,给予了苏菲一条哲学的道路。这样说来,成为一名哲学家,就仅需要一名优秀的导师吗?我们的确得有一个引领者,可以是书也可以是老师,但好果你成天呼呼大睡,而不去思考、探寻,书、老师,有用吗?

没用的!哲学要我们一种最本源的力量——好奇心。在艾伯特未出场时,书的一开头就写苏菲想:人应该不止是一台机器吧?这就是好奇心。大部分社会人没有好奇心带给自己的巨大力量,也就缺少成为一个哲学家的基础。我们可以看到在苏菲找到艾伯特暂居的地方后,艾伯特在回信中写:“如果你在追求哲学问题时,也有同样好奇心,那你的前途真是不可限量。”

好奇心乃何方神圣?它很普通。你对新事物珠连炮般发问时,你的心中就充满了好奇;你对你的发问作出解答时,这也叫好奇。人们往往因为好奇心普遍存在于小孩子中而认为好奇心很幼稚,这种主观臆断的判决,本人不敢苟同。到这里,我们基本可断定,要想成为一名哲学家,先要恢复你的好奇心。

提起好奇心,人们想到的职业大概是哲学家,侦探,怪盗。如果每个人都具备好奇心又会是怎样一种场面?也许那时所有人都不会再甘于平凡,每个人都会去追寻未知;也许没有人会再自曝自弃。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篇14

世界上有两种哲学家。一种是不断寻找他对哲学问题的答案,另一种则是精通哲学史,但并不一定曾建立自己的哲学理论,而康德,两者都是。

康德是个哲学教授,他对古往今来的哲学传统有很深厚的理解。

“理性中也有一些因素可以决定我们如何认知周遭的世界。”康德认为,时间与空间属于人类的条件,我们对于世界的观念会受到人类心灵中某些状况的影响,对于理性,康德的理论可以说是很新颖了。

对于因果规律,康德也有他自己的理解和观点,他的想法中,因果规律仍属于心灵这部分,他认为,因果律是植根于我们内心的,“事物本身”和“我眼中的事物”是不一样的。我们对世界的了解凭借着两种因素——感观知觉和理性。

关于伦理的问题,康德也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是与非、对与错之间确实是有分别的,每个人都有“实践理性”,都有辨别是非的智慧,这是基本的道德法则,这套法则乃是“无上命令”。意义为: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而不要把他当成达到其中外在目的的一个手段。

康德所说的正是人类的良心,而他所有的观点,都离不开二字:理性。

理性,一种强有力、自源性的工具,所有一切人为的东西,一切区别人类社会与动物的东西,不是本能,而是自身的理性,自身的努力。

虽说人类无法通过自己的理性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但为了道德需要需设上帝以及意志自由,灵魂不灭。康德提出的“无上命令”让我有感而发。良心理性是人类所有的,当为了某种利益时,我们又是否会失去理性,而达成某种利益呢?可以说,康德对于理性的理解及观点,是很有深度的。我想,人性必有理性,理性中若有了目的,那良心可能会消失。有了理性,才会有自由,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算彻底的自由。

康德指引了一条路,他打破了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僵局。书上写道,他的墓碑上有一句话:“头顶上的星空和我内心的道德准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他告诉我们无论如何,都有超越良心与理性所存在。康德如一束光,照亮了哲学之路。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750字篇15

偶然有一天,我读到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它使我重新认识了世界并收获了许多哲学方面的知识。哲学本是枯燥无味的,但《苏菲的世界》几乎让我成为了一个哲学迷,使我去追寻着“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

《苏菲的世界》主要讲了苏菲有一天放学回家,收到了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从这天起,哲学家艾伯特、席德、苏菲亚、席德佳艾勃特少校等神秘人物一个个出现,苏菲也在运用少女的悟性和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谜团。然而,事实比他想象的要更加怪异……

“苏菲”这个字,有智慧的意思,《苏菲的世界》,也是智慧的世界,我就在里面探索从古至今的哲学知识,从自然派哲学家开始,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理斯多德、中世纪、文艺复兴、浪漫主义、马克斯、弗洛伊德……一千年,两千年,在每一个时空里的哲学思想都在这本书里展示出来。其实,我在看书的过程中也在试着思考那些哲学问题,我好像不再是一个深居在兔子皮毛底处的人了,《苏菲的世界》把我拉了上来,使我用新生儿的眼光重新审视着这个世界,想要一睹那个魔术师的真容。

《苏菲的世界》,不但帮我学习了哲学知识,拉了我一把,而且使我悟懂了一个道理,让我受益匪浅。

我还清楚的记得在534页里,艾伯特说的话:“一个真正的哲学家永远不能放弃。”是啊,我们在校园里学习就像哲学家探索真理的过程一样,只有坚持到底,永不放弃,才能成功。例如苏格拉底,他批评各种形式的不公不义和腐败现象,向地方势力挑战,最后因此。苏格拉底原本可以求饶,但他却觉得如果不成仁取义,就无法完成他的使命,而由于他如此从容就义,所以吸引了许多徒众追随。苏格拉底坚持不懈,宁死不屈,最后赢得了许多人的尊重。这正好说明了这个道理:只有坚持不懈,永不放弃,才能成功啊!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光飞速流逝,但《苏菲的世界》这本书给我的启示我永远不会忘记。

48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