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网 > 实用范文 > 读后感 > 关于资本论有感

关于资本论有感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写读后感可以锻炼写作技巧和方法,提升写作素养,帮助你写出更好的文章。小编给大家分享关于资本论有感参考,方便大家参考关于资本论有感怎么写。

关于资本论有感篇1

年初一次偶然机会提前读到《资本论》,作者是藏在茑屋书店背后的大BOSS增田宗昭。这本小书是我今年到目前为止看过最喜欢的一本书,字数不多,却耐人寻味。

虽然像增田宗昭这类BOSS亲自写的东西,很难符合编辑的要求,在我看来实物书也的确是靠排版硬撑起来的.。不过,书的价值不在于字数,而在于纸张所承载的内涵、思想、精神。

增田先生恰好也提到一个词:提案力——对顾客而言,有价值的不是作为物体的书,而是包含在书中的提案。乔布斯要卖给人们的也不是iPhone这一硬件,而是通过iPhone来进行生活方式提案。

从本质上说,商品本身具有地域性和选择性,所以才会有市场营销。要确定目标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通过这种方法制订销售计划。然而一旦越出单纯的物的概念,包含某种哲学,换句话说,包含了生活方式提案,那么商品就会获得超越国境、人种、年龄、性别的翅膀。

增田先生认为,书店的问题就在于它在卖书。

在日本,每年都有374家书店面临倒闭。而茑屋书店不仅活下来,还拥有1400多家店铺,是日本最大的连锁书店。取得这样的成绩,增田先生的提案并不神秘。

最早的“茑屋书店枚方店”成立于1983年,它开创了录像带、唱片、书籍三位一体的全新模式。在此之前,这种书店运营模式还被视为异端。因为这些商品的流通渠道各不相同,供货的批发商也不同。

但流通的麻烦并未将增田先生阻挠,他依然将顾客价值放在第一位,爱读钱德勒小说的人,可能也想听听主人公爱听的冷爵士。而有了茑屋之后,这些都可以在同一家店找到。

书是提案的载体,所有生活相关的都围绕着一个核心提案。这里的“提案”可以等同于“策划”,也可以等同于“设计”,就是既要紧跟时代,又要看清本质。

互联网、人工智能、各类新科技不断地变革我们的生活,难道变革就是为了让人们无时无刻不在盯着手机看吗?不,创新者知道,变革才刚刚开始,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精神需求是高级的、巨大的需求,茑屋书店不仅是一家书店,它本身正是为了满足顾客价值的生活方式提案,是一个颠覆的文化空间!

《资本论》带给我很多启发,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智力,一个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亦然。这里的智力更应该指知识维度的拓展、独立思考的延伸。随大流的人越多,知的资本(智力资本)就越宝贵,而我们要舒服地随大流,还是勇敢地拥抱自由?相信这是值得所有人思考的。

关于资本论有感篇2

题记:事物在其表面上,往往以与其本质相矛盾的形式表现出来。

记得以前看到某个西方政治著作家的话,说集权和极权的区别在于,集权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专制,而极权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专制,因为它深入人心,让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从心里认同这种专制独裁。而现代社会,正是一个资本所统治的极权社会。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看作一种历史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是,资本家用一定量的预付资本,购买雇佣工人的劳动;雇佣工人为资本家劳动,从而以工资的形式取得自己劳动的报酬。这一过程表面看起来是非常公平的:资本家和工人,分别作为劳动力的买方和卖方,平等的出现在劳动力市场上、平等的交易;资本家可以选择雇佣这个工人,也可以选择雇佣那个工人,工人可以选择受这个资本家雇佣,也可以选择受那个资本家雇佣。表面上看来,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完全符合商品交换的价值规律。

但是,在这表面之下,掩盖了事实的真相,那就是: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它的价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东西。资本家所付给工人的工资,只是他的劳动力的价值,而不是他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

剩余价值,这个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大秘密,就隐藏在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差别之间。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使用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比如,在一个10小时工作日内,工人以10000元的原料,生产了20000元的产品,那么,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10000元(20000元减去10000元)。劳动力的价值,是指劳动力的维持费用,即:一个人要保持正常的体力和脑力,在一天之中所要消耗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比如工人为资本家劳动了一天,获得5000元的工资,那么,这5000元就是他的劳动力的价值。

工人为资本家劳动10小时,创造了10000元的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平均每小时劳动创造1000元价值。而他实际上获得的工资却只有5000元,也就是说,他只有5小时在为自己劳动,而剩余的5小时,全部是无偿的为资本家劳动。这剩余的5小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就是剩余价值,就是资本家的利润的来源。——如果没有剩余价值,则资本不可能增殖,资本家不可能获得利润。

在雇佣劳动中,劳动者(工人)的所有劳动都表现为为自己的劳动;他为资本家提供的无偿劳动(剩余劳动)掩盖在他的工资的面具之下。在奴隶劳动中,奴隶的所有劳动都表现为为奴隶主的劳动;即使是奴隶维持自己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也表现为奴隶主的财产。在徭役劳动中,农民在一年中的一段时间内在自己的土地上为自己劳动,在另一段时间内在地主的土地上为地主劳动,即服徭役。

在雇佣劳动和奴隶劳动中,劳动者为自己和为他人的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点仅在于,雇佣劳动的成果表现为劳动者自己的财富,而奴隶劳动的成果表现为奴隶主的财富;前者是隐蔽的剥削,后者是赤祼祼的不加掩饰的剥削。在徭役劳动中,劳动者为自己和为他人的劳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开的。

典型的奴隶劳动,如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和内战以前美国南方种植园的奴隶制。在奴隶劳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信奉“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奴隶和其他的劳动资料一样,都是奴隶主的财产的一部分。在雇佣劳动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信奉自由、平等。我在稍后会论及,为什么这种自由平等的理念,落实到现实中,会成为它的反面,甚至形成现代社会中资本的极权统治。

通过对雇佣劳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区别,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平等的商品交换规律,会演变为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买方和卖方在对等的基础上,进行平等的交换,起初并没有产生任何问题。但是,当交换的商品变成劳动(劳动力)这一特殊商品时,异变便开始了。劳动力的使用形成劳动,而劳动创造价值,因此,劳动力便可以与资本进行交换。(劳动力本身不是价值,它不可以与代表价值的资本进行交换。)这里的欺骗性在于,工人天真的以为资本所购买是他的劳动,他得到资本所付的工资,他与资本间的交易就算完成了、两者就扯平了。而实际上,工资所购买的,并不是他的劳动,而是他的劳动力,换句话说,只是他的劳动的一部分,即他的劳动力的维持费用。而他在自己的劳动力的维持费用之外所创造的价值,则无偿的为资本家所占有了。

因此,在劳动(劳动力)的买卖这一特殊的商品交换过程中,拥有资本的一方,日益富裕,享受着社会进步的果实,而拥有劳动力的一方,日益贫穷,资本主义财富生产的一切历史必然性的悲剧皆落到了他们的头上。正如在奴隶劳动之中,物质生产过程的所有血泪都是奴隶的血泪一样。

命运是否真的存在?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可以说是有命运的。奴隶不能摆脱他作为主人工具的地位,(注意,不要把个别奴隶的解放,甚至跃升为奴隶主,等同于奴隶地位的改变;横扫罗马本土二十年的汉尼拔,也曾是奴隶哩。)这是奴隶的命运。而奴隶的现代后裔,雇佣工人,则再也不会重复祖先们那种直接隶属于人、作为工具而存在的命运了。他们变成了隶属于资本的奴隶,但在面对他人时,他们可以有权宣示自己的独立了。

宗教把命运神化为永恒,正如资本把它的剥削权力神化为永恒一样。在---,现代的资本家打上了上帝选民的印记,而雇佣工人,则等待着末日审判那未知的命运。说白了,资本就是现代社会的上帝。

现代社会,就其性质而言,是排斥多神教的。一元化的---,是最适合资本的宗教。

顺便提一下,关于财产继承权的问题。罗素在他的《西方哲学史》中,曾经饱含人类同情的善意关怀,说过这样的话:政治权力的继承已经成为过去,经济权力的继承是否也有一天会消失呢?父亲把政治权力传给儿子,是不合法的,那么,父亲把经济权力传给儿子,又为什么是合法的呢?罗素说,我看不到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两者之间的区别。他认为,或者说他希望,经济权力的继承,也终有一天会消失。

除了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二者之间的对比,他找不出本质的区别外,罗素没有给出任何关于这个论点的论证。一直以来,我都不明白,为什么经济权力的继承会走政治权力的继承那条老路,走到最后全社会都认为它是非法的。——除了惊叹罗素这种天才的类比和想象力外,就是一串问号了。

但在马克思这里,我找到一点线索。正如上文所提到的,资本家和工人,一个拥有资本(劳动资料的所有者),一个拥有劳动力。劳动不再像文明初期那样,是劳动力对劳动资料的主动、自觉的占有,而异化为了后者对前者的强制的、有计划的压榨。资本家把财富传给子孙,实际上是把剥削他人的权力传给了子孙。只要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改变,“财富的继承直接意味着剥削权力的继承”这一规律便不会改变。资本从父亲的手中传给儿子,换一个角度来看,更易于理解事情的真相:资本把自己的代表从父亲换成了儿子;人的生老病死丝毫不会影响资本的增殖。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继承权背后所隐藏的真相,那就是:这仅仅只是一个资本所有者变化的过程,就像A把手头持有的股份转让给B一样,问题的实质没有任何改变。

因此,即使现代社会的法律规定废除继承权,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不会有丝毫影响。

但是,历史的来看,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之时,继承权才会消灭;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消灭,继承权就会自然随之消灭。在现代社会,要强制的消灭继承权,只有带来反面的效果,正如罗刹国曾经搞的集体农庄、老毛曾经搞的人民公社一样。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也就能明白,为什么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样的政治权力传承模式,可以在古时候获得如此持久的生命力。即使实行选举制、规定领导人任期的古罗马,在其灭亡之后的一千年岁月里,其民主制会被西欧人弃之如敝屣。

即使有传说中尧舜禅让制的光辉,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也没对皇帝的家族继承问题提出过疑问。不要据此断定中国古人愚昧、中国古代思想家没水平,连民主都没人提。今人笑古人政治权力的继承,而后人也将笑今人经济权力的继承。今人笑古人不知政治领域的民主,而后人也将笑今人不知经济权力上的民主。某些借此贬低中国文化的所谓教授学者,只不过是落在世界历史的资本主义角落里坐井观天的可怜虫罢了。

当然,从马克思(1818-1883)的时代到今天,虽然仅仅一百余年,但现代社会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马克思曾说,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现在看来,事实并非这样简单。马克思的估计有点儿乐观了,他低估了技术进步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促进。

20世纪的技术进步,是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不能比拟的。这种技术进步,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才有可能,(有人说二战促进了技术的进步。二战可以说是技术进步的催化剂,但绝不是反应物本身。)而技术进步反进来,又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它焕发青春活力。普通人的生活之所以能够变得更加富有,主要是得益于技术进步造成的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这种增长一方面减少了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在其总的劳动价值中所占的比重,从而大大的加强了相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另一方面使得工人的必要生活资料在量上有巨大的增长。即是说,工人必要生活资料相对的增长了,但绝对的减少了。

要更清楚的说明这个问题,需要论述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及机器对人类劳动的保存(只有在大工业中,在机器生产中,人类才得以保存过去劳动创造的价值。),这里暂不打算涉及。

需要注意的是,资本论中很大篇幅便是对大工业生产的研究。绝不能说马克思没有观察到技术进步的作用,只是他当年看到的技术进步,相比起20世纪的来,无疑是小巫见大巫了。那些以20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来否定19世纪马克思的研究的人,只能说明他们没有认真的阅读过马克思。观察一个人对另一个论著的批评是否恰当、水平有多高,很多时候其实并不需要翻看另一个人的论著,只看看这个人的批评本身就够了。大部分人的批评是自说自话,连对手的观点都没搞清楚就开始瞎掰。比如,把现代经济学与马克思的理论直接对立起来的人,一定就是在玩盲人摸象的把戏。

在本质上,现代社会并没有变。虽然它自19世纪以来在生产力上有了巨大的进步,但它仍是资本主义的。

关于对现代社会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是水平最高的。比如马尔库塞写过《单向度的人》,提示现代人的所谓自由的虚伪性,一方面是自由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则是限制越来越多。但遗憾的是我没有完整的阅读过法兰克福学派的著作,虽然大学里曾十分钟情于他们的批判。

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属于社会文化批判,与马克思的着重于经济领域的批判不同。但是,正是有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文化批判才有可能。要深入理解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研究,马克思是不可不读的。理解了《资本论》,对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就更易理解了。

关于资本论有感篇3

本学期快要结束了,就读书一事该总结一下。本学期,主要是看马列著作,认真看了《资本论》。我觉得马克思经济学说的基础理论就是剩余价值论。这是一个属于马克思的原创理论后果。(我以前从网络上听人说,马克思的经济学来自亚卖·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哲学来自德国古典哲学个性是黑格尔,属于他本人原创的仅有剩余价值论,没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这种说法很不认真,其整个的作用只能是显现说者的无知和狂妄。对付一个正在经济学领域做了几十年老实认真钻研的学者,并且迄今为止并没有人能够令人佩服的证实他的理论过失了,这怎样能不维持足够的尊重呢我觉得在学术的领域里,一不该卖讥刺嘲笑新手的无知,即使圣人也是从天真无知的孩童一步步走过来的;二不该卖蔑看忽略差别的瞧点,不了解尊重别人老实的劳动后果的人,永久只能做井底之蛙和强势阶级的哈巴狗、应声虫。马克思实在继续了前人的钻研后果,可是他并没有像某些人那样照搬照抄,并且他每应用到前人的后果时,总是十分忠诚的指出这是某某的后果。更何况,马克思的继续是批判的继续,正是批判使他的继续差别于并且高于那些自称是亚卖·斯密、黑格尔正统衣钵的人。假如没有马克思,大概逝世走的大卫·李嘉图和黑格尔不会从棺材里爬出来,把利润的

雄式转化为剩余价值的雄式、把尽对精神的辩证运动转化为精神生产的辩证运动吧一个学者,即使只是“批判”了前代伟人的钻研后果,使熟识越发接近真理,他也是学术史上的明星;更何况马克思做的劳动远不止此。)

这次读《资本论》也将相关人物也作了了解式的阅读,见附注。现就“关于剩余价值”特作我的两点看法:

第一,剩余价值或者剩余劳动,并不是资本主义时代独占的,而是自礼貌初期就有的。正是从一个劳动者的劳动不但能够养活他本人,并且也能够养活另外不劳动者的时分起,换句话说,就是有了剩余产品之后,人类才进进了阶级社会,使得一部分人能够从劳动者中分散出来,不劳动也能够生存。

很多人把剩余价值读成了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非凡一些无知的青年,为了反驳马克思,他们就力图走证实资本主义剥削中没有或很少有回资同族无偿占有的剩余劳动,或剩余价值。他们不晓得,资本主义时代之所以正在如此段的历史时期内,积累起如此巨大的社会财产,正是由于它的对剩余价值的剥削比历史上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要严重,生产的剩余价值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多。

第二,剩余价值率的计算方式,是剩余价值(即利润)除以工人人为(可变资本),不思考资同族(指:股东及上层建筑)购买机器、原料等等的用度(这一笔用度喊做稳定资本),由于稳定资本并不耗费资天职文,正在经过工人的劳动之后,它的价值整个转移到了工人的产品之中。工人的产品价值由三部分组成:工人的工姿即可变资本,机器、原料等用度即稳定资本,工人为资同族创造的个性价值即剩余价值。

对付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很多人分不明确。举个例子,比如某个资同族用10000元购买机器、原料、土地等等,用5000元购买工人。(为方便起见,机器生产过程中所需求的电力等个性用度忽略不计。)这样,他的预支资本就是15000元,其中10000元是稳定资本,5000元是可变资本。再假定他生产的产品卖了5000元,即获得了5000元的清利润。如今,他的利润率是500015000=33.3%,而剩余价值率是50005000=100%。

真正要紧的数据不是利润率,而是剩余价值率。仅有可变资本才花了资同族的钱,由于5000元人为从资同族手里转移到工人手里了。而稳定资本由始至终都是控制在资同族手里的,只可是它的外形改变了罢了,最初体现为10000元人民币,然后体现为价值10000元的机器、原料、土地,最终体现为价值15000元的产品的一部分。

关于资本论有感篇4

马克思《资本论》是一篇不朽的名著。

《资本论》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的结晶。《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着作。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它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目的,马克思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

关于《资本论》的内容,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开篇时指出;“在第一卷,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一卷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对这些具体形式来说,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和在流通过程中采取的形态,只是表现为特殊的要素。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竟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这是马克思对《资本论》前三卷研究对象、内容和理论结构的概括和说明。

《资本论》的体系是“一个艺术的整体”,它的结构是“科学的辉煌成就”。《资本论》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作为研究的基础,以资本作为研究的主体,以剩余价值作为研究的中心,以资本内在矛盾发展作为研究的主线,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作为研究的目的。在抽象范畴上升到具体范畴的科学叙述方法的指导下,整个理论体系通过矛盾形态演化、范畴演进和规律转化,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特殊的社会历史性质及其发展的历史趋势。

《资本论》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书目。而且得到资产阶级学者的承认。英国《经济学家》周刊年12月21日发表的文章《共产主义后的马克思》,文章中承认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影响力。文章中一些论断还是客观的,给人启发的。文章讲到了1999年,BBC评选“千年伟人”,卡尔·马克思名列榜首,而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则分列二、三、四名,表明“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位哲学家、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和革命者所取得的成果在今天仍然得到学术界的尊重。”文章明确指出:“马克思在许多方面都是正确的:比如资本主义的许多问题、全球化和国际市场、经济周期和经济决定思想的方式等。马克思很有先见之明。”“马克思遭到了误解。东欧和前苏联实行的共产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扭曲。”“请你务必丢弃前苏联和东欧实施的共产主义,但千万不要丢弃马克思。”“这位伟人在许多问题的看法上都是正确的,他应该得到更多的承认。”文章说:“马克思思想的影响力远远不止于人数日益减少的自封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许多假设、分析的特点和思维习惯在西方思想界甚至更大的领域都广为流传。”由此,看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与伟大。

关于资本论有感篇5

最近读了资本论缩译版的第一卷.资本论在中国的地位不言而喻.偶然间听别人说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读过资本论还叫共产党员吗,而且资本论最好是看德文版的,因为德文——英文——中文,这当中有着大量精髓的流失,并且翻译学家或多或少都加入了自己的见解.但是鉴于本人能力与精力有限,也不必像老夫子那样求甚解,所以选择了一本中文缩译版.

其中几点令我印象颇深.

工作日有一个最高极限.这个最高极限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理界限:工人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来休息、睡觉、吃饭、盥洗、穿衣等,以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第二是道德的界限,既社会界限.工人必须有一定的学习文化、照顾家庭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以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

但机器消灭了工作日的一切道德界限和自然界限.机器本来是缩短劳动时间的最有利手段,但在此时,却成了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最可靠手段.

计时工资是用直接的劳动持续时间来计算;计件工资用间接通过一定时间内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计算.其中计件工资是资本家克扣工资和进行欺诈的最丰富的源泉,是资本家最适合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工资形式.

资本的积累,一方面使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另一方面则是相对过剩人口大量存在,从而扩大品贫富差距.而越来越多相对过剩人口对在业人员造成极大的压力,迫使在业人员不得不过度劳动和忍受资本家的摆布.

发达的生产力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以个人劳动为基础的、分散的私有制转化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同事实上已经在社会生产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所有制转化为社会公有制比较起来,社会公有制自然是一个长久的多,艰苦的多,困难的多的过程.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少数掠夺者剥夺人民群众,而社会公有制则是人民群众剥夺少数掠夺者.

《共产党宣言》最后呼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不可否认,资本论是站在无产者的角度上的.亚当斯密,凯恩斯,马尔萨斯等经济学家则站在资本家角度上的.而且当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也通过各种手段:国家宏观调控,社会福利系统来弱化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现在你存在以下问题吗?你的工作日超过了生理界限+道德界限的时间吗?你的工资形式是计件工资吗(“跟项目走”或者叫“多劳多得”)?

中国不是资本主义国家,但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究竟为何?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的,那社会主义社会又是怎样的?没有读过《国富论》不懂资本主义,没有读过《资本论》不懂社会主义.看来对于《资本论》后两卷还是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相关问题20____-10-062014-10-222014-12-162014-10-132014-10-27其他回答工作日有一个最高极限.这个最高极限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理界限:工人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来休息、睡觉、吃饭、盥洗、穿衣等,以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第二是道德的界限,既社会界限.工人必须有一定的学习文化、照顾家庭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以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绝命天堂20____-10-21

工作日有一个最高极限.这个最高极限取决于两个方面.第一是生理界限:工人每天必须有一部分时间用来休息、睡觉、吃饭、盥洗、穿衣等,以满足身体的其他需要;第二是道德的界限,既社会界限.工人必须有一定的学习文化、照顾家庭以及参加社会活动的时间,以满足精神的和社会的需要.绝命天堂20____-10-21

关于资本论有感篇6

《资本论》是马克思耗尽毕生心血的结晶。《资本论》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齐,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著作。它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深刻地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客观规律。它不仅仅是一部经济学巨著,而且是一部哲学巨著、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著,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是“工人阶级的圣经”。

从《资本论》里,我似乎能够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来。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透过枝杆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

无需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把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透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根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本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但照这种模式下去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怎样办?不明白。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推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务必被消耗掉。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的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形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

《资本论》详细描写了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发展和壮大的过程,解释了不平等的原因和解决措施,从中可以看到作者对当今社会不平等的深深担忧。

分别定义了资本和收入,解释了资本和收入的增长模式,资本主要通过遗产继承并通过高增长率确保自身每年迅速增长,相对而已收入增长的途径很少且很低,读后感通过教育能有效提高收入增进资源公平分配。比较了资本相对收入的增长率,19世纪到21世纪资本相对于收入的增长率表现为U字行,20世纪一战二战倒是资本严重受损,资本增长率一度低于收入增长率,但维持不了多久,资本增长率远远超过收入增长率,到目前为止看不到这个模式的改变。

这就导致资本分配不均,有钱的更容易增加财富,社会不平等一直扩大。作者建议采用累进税进行缴纳税收,也就是富有的人交税的比率要大于不那么富有的人,他认为这是平衡不平等最有效的形式。作者的理想模式是对全球进行征收累进税,构建有效的世界银行,确保有效征税和经济良好稳定运转。

关于资本论有感篇7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著作,是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同时也使唯物史观得到了科学的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资本论》运用唯物史观的观点和方法,将社会关系归结为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高度,从而证明了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历史过程。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作为一种结合生产关系解释分配关系的学说,不仅对剥削问题作了科学分析,也为科学解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实际作用和应得利益奠定了理论基础。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目前它面临着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一个是一些人试图借助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否定剩余价值论的学术成就;另一个是一些人将剩余价值理论看成是不需要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发展的自然科学理论,从而窒息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发展路径。因此,针对上述挑战做出回应,深化对剩余价值理论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剩余价值论的本质解释,马克思在分析商品价值形成结构时,曾经提出过一个非常著名的公式:C+V+M。C是指生产资料包括设备、原料等的价值,V是以工资形式出现的劳动力的价值,M是以企业主利润形式出现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认为,C作为投入资本,只是把所购买的设备、原料等的价值转移到新的商品中去,并没有增加新的价值量,只有工人付出的活劳动的价值V,才是创造出新价值M的唯一因素。马克思由此说明,企业主的剩余价值或利润,是由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而这种创造过程并没有得到任何工资补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实际上是实证和抽象两种方法并用的,虽然剩余价值理论未能确立,但并没有影响《资本论》成为工人的圣经,原因在于:

第一,剥削现象是客观存在的,是工人切身体会到的。马克思把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形象地说成,一部分是为了弥补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劳动”,另一部分是为资本家创造的“剩余劳动”,非常直观而且简单明了,很容易使工人接受。

第二,马克思虽然不是凭借严密的逻辑力量证明了剥削现象的存在,但在《资本论》中列举了大量骇人听闻的事例,描述了资本家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的事实,这种实证方法的巨大力量弥补了他的抽象思维方法的缺陷,甚至使许多虔诚地信奉他的理论的人,对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从来没有产生过丝毫的怀疑。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虽然失败了,但他用实证的方法对剥削现象的描述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终还是实现了写作《资本论》的根本目的。在马克思看来,资本家总能获得剩余价值或利润,资本家永远是资本家,而工人只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只能绝对贫困下去,工人永远是雇佣工人,两者之间不存在转化的条件,他没有为劳资关系互相转化提供理论依据,不能解释资本主义社会矛盾的逐步缓和以及工人阶级相对贫困化的现象。按照琼?罗宾逊的理论,财产的私人垄断导致剥削的产生,垄断条件如果发生改变,既可能使有的资本家因为破产而沦为雇佣工人,也可能使有的工人因为劳动成果的积累而发展成为资本家,她的理论既可以解释劳资关系的对立,又可以解释劳资关系的转化。在我国现实生活中,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劳动者同时也可能是股票持有人,许多人已经具有劳动者和资本所有者双重身份。

罗宾逊从垄断或不平等竞争的社会关系中解释剥削现象,其理论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不仅能够说明以资本为手段的剥削,还能说明以其它垄断条件为手段的剥削,尤其是可以解释贪官污吏凭借手中的权力来攫取社会财富的“权力剥削”行为。剥削是以一定社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确立起来的经济范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剥削现象的产生虽然以不等价交换为前提,但不等价交换现象不都是剥削现象。这是因为,在决定市场价格的垄断和竞争的诸多因素中,包括自然垄断因素、历史形成的垄断因素、人为的垄断因素、社会制度造成的垄断因素、商品交换过程中偶然出现的垄断因素、供求关系变化引起的垄断因素,等等。市场主体利用这些垄断条件参与竞争就会出现不等价交换,显然不能把这些不等价交换现象都当成剥削现象。由于经济行为都包含着对垄断条件的利用,因而从利用垄断条件进行竞争这一点上,不能区分剥削与非剥削两种不同的经济行为。社会主义承认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就必然承认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亦即承认市场主体利用价格通过正当的垄断和竞争获得一定利润的合理性,并在法律制度上予以保护。

利润作为商品的成本与收益之间关系的表现,同时也体现着市场主体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是市场经济的特有现象,不是资本主义的特有现象。

如果消灭了利润,市场经济就不存在了。无须否认,肯定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就包含着承认劳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的不等价交换的合理性,从劳动市场本身就存在着买方垄断因素的事实来看,这就等于承认一定程度的剥削现象存在的合理性,因而历史地、发展地看,社会主义是限制和逐步缩小剥削范围直至最终消灭剥削现象的长期发展过程。按照现行的法律规范来衡量,社会所允许的劳动市场以及其他市场的不等价交换现象,在性质上不属于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也就不属于剥削现象,只有超出法律限定范围和程度的不正当经济行为,才属于不合理的经济行为。由于剥削是包含着道德标准的经济范畴,只有根据不同的社会状况或历史阶段才能作出准确的解释,因而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能把利润完全看成是剥削的结果,而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赋予不同时代的剥削概念以不同的涵义。

传统意义上的剥削是指买卖劳动的不等价交换关系,只要是以劳动市场的买方垄断为基础的不等价交换,就是对卖方劳动成果的剥削或侵占,只要劳动作为商品来被动地出卖,本身就意味着剥削。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劳动不该成为商品的问题,彻底消灭剥削现象,是社会主义社会长期的历史任务。剥削作为对我国现实的一种经济现象的理论描述,是以承认劳动买卖关系存在着不等价交换为前提的,是指买卖劳动超过一定限度的不等价交换关系,劳动的买方垄断不直接构成剥削,只有利用垄断条件超过了规定的界限才构成剥削,这是现阶段判断剥削行为的客观标准。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消灭一切剥削现象,包括利用劳动市场的垄断条件进行剥削的现象,使劳动不再具有商品的属性,劳动者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成为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体。社会主义现阶段的目标,是把传统意义上的剥削现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承认劳动市场一定程度的垄断具有合理性,把超过规定界限的劳动市场的垄断视为剥削现象,并依法予以取缔。这就决定了我们所说的消灭剥削现象,不是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而是把理想与现实辩证统一起来的实际运动和发展过程。

在这一点上,我们不仅把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去实行,将其看作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而且更重要的是,把社会主义当作一个从初级阶段逐步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不可能短期内就能达到理想的目标,最终消灭剥削现象必然要经过相当漫长的历史阶段和艰难困苦的奋斗历程。我国经济学界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五十年间的五次讨论,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关注是深刻隽永而又经久不息的。

总的来说,尽管每次争论的主题不完全相同,但争论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即在遵从科学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跟随时代的变化,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从取得的成就来看,劳动外延的扩大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第三产业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科技人员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企业主的劳动是否也有创造价值的一面,这些问题从马克思的有关社会劳动和管理劳动的二重性的论述中都可以找到支持的证据。而且从逻辑的推演和历史演进的角度,这些劳动成为价值的源泉并不真正构成问题。几十年来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取得的重大进展。为“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指明了方向,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理论财富,为创新劳动价值论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54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