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网 > 实用范文 > 读后感 > 呼兰河传读后感简单的

呼兰河传读后感简单的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写读后感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别人,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这可以增强人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优秀的呼兰河传读后感简单的要怎么写?下面给大家整理呼兰河传读后感简单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简单的篇1

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后,我觉得这篇文章非常的特别,跟别的小说明显的不同,文中的人物都非常的愚昧、无知,对生活一点都不积极!我非常的不喜欢他们。

此文围绕着呼兰河边的小村庄来写,开始写了村庄里的大泥坑,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好的家禽都死在了里面,可是周围的人们只是在想怎么躲开它,而不是怎么解决它,哎,真是替那时候的人们悲哀啊!思想简直是太落后了,一点都不积极向上,好像天天就是为了活着才活着的!

还有一个跟我一样大的小姑娘,本来是同样的十一二岁,我还在上学,她却早早的给人当了媳妇,而且被她的婆婆又打又骂,还被用热水烫了三次,最后一次被活活的烫死了。好好的童年就这样失去了,我真的开始痛恨那个社会了,要是我在那个年代,我不疯了才怪呢!

糊糊涂涂的年代,简简单单的岁月,一点色彩都没有的日子,让我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为我们的现在庆幸、自豪吧,我们应该好好把握现在,摆脱那种年代的愚昧,为了我们自己的未来,加油努力!

呼兰河传读后感简单的篇2

“真正的作家,是稀有的。在本世纪,萧红算一个。”这是我国当代女诗人王小妮在她倾注心血的作品《人鸟低飞——萧红流离的一生》后记中以凝重的笔墨写下的一句。我不知道何谓“真正”,可能那些但凡肯客观地展现生活、抒发情感的作家都可以称的上吧。而对于萧红的认识,以及她是否是真正的作家,我们应该从她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说起。

最初接触《呼兰河传》,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呼兰河”,该是一个多美的地方啊!脑海里会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幅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的风情画。

如若真像我想的那样,小说只是一些司空见惯的艺术形式与平淡寡味的思想内容。那么,《呼兰河传》便不会得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巨匠鲁迅、茅盾的激赏了,自然也很难有其流传于世的文学价值了。

呼兰河传读后感简单的篇3

读完了萧红的《呼兰河传》,我知道了萧红童年在呼兰河留下的故事。

作者萧红细腻地写下了呼兰河是一个并不热闹的一个小村庄,叙述地写出了她的家和那美丽而沉寂的大公园。祖父,二伯……在萧红的笔下让我知道了那个小村庄的民俗风情和那些小团圆媳妇被婆婆折磨得病怏怏的。

作者萧红告诉大家,她的童年既快乐又寂寞。在萧红家的大花园里,她的快乐童年回忆全部都装在这个大花园里了。她和祖父一起在这个大花园里笑声总是在荡漾。她和祖父的故事很多,比如,祖父铲地,但萧红不会,拿不动那锄头杆,于是祖父便把锄头杆拔下来,让萧红单拿个“头”来铲。因为不知那个是苗那个是草,所以用锄头乱勾一阵,把菲菜当野草割掉了。还有萧红看见祖父在浇菜,萧红抢过来浇,但她并不是往菜上浇,而是往天空浇,还说:“下雨咯!!”

萧红快乐的童年不禁让我想起了我自己的童年。那一次,奶奶在楼顶拔野草,我也跟着拔,我看到绿油油的菲菜,不知那是野草还是菲菜,心里头想“这草长得真够大和够多的,今天让本姑娘看见了,绝不手下留情!”我大叫“看我的拔拔功”。没一会,那菲菜就被我连根带须起拔掉了。奶奶一看我,哭笑不得地对我说“焮贤,你把菲菜都拔掉了”。

而且,呼兰河里还有很多有趣和令人发笑的故事。特别是呼兰河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发生的事情:娘娘庙大会那一天,女子和妇女参加的最多。如果是还没有生小孩的妇女去的话,只要在子孙娘娘的雕像背后钉一个纽扣,给她在脚上绑一条带子,耳朵上挂一只耳环,给她戴一副眼镜,把她旁边的泥娃娃给偷着抱走一个。据说这样做,来年都会生儿子的。还有卖带子的也特别多,妇人们都争着去买,她们相信,买了带子,就会把儿子给带来了。若是未出嫁的女儿,也误买了这东西,那就会变成大家的笑料。

呼兰河虽然没有什么幽美的故事,但处处都是故事。

呼兰河传读后感简单的篇4

刚拿起《呼兰河传》这本书时,我想来这必定是个美丽安宁的地方,是有着桃花源式的浪漫,生活着可爱素朴的人民。然而萧红的这曲童年挽歌却唱得我撕心的痛、彻骨的寒。

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六七尺深。人们和家畜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都深受其害。但令我奇怪的是:那里的人们说拆墙的有、种树的,但是就没有一个人提出将这个没有丝毫用处还影响大家生活的坑填平。

情节发展的重点是围绕当地的封建习俗。老胡家跳大神的“热闹”着实令人大开眼界。小团圆媳妇是个美丽而脸上常挂着笑容的姑娘。年仅十二岁的她,本该是个无忧无虑、天真可爱的女孩,是啊!她仅仅是个女孩。但她却被过早的卖给了老胡家做童养媳,这个不谙世事的小孩,被彻底的丢到了大染缸里。

这个单纯的姑娘,来到陌生的环境里,只懂得拼命的干活,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然而生活给她的是什么?这个家庭给她的不仅是身体上的残害,更可怕的是心灵,直至毁灭她最后一丝想活着得欲望,一步步将她推向死亡之门

这个女孩到底是做了何等伤天害理的事情,竟处处遭受为难。理由的荒唐无理,依照我们的眼光看来。简直是鸡蛋里挑骨头,无事生非、故意找茬!责怪女孩走路太快,说话大声、不知羞耻,不像团圆媳妇,因此对她便施以无尽的拳脚。以至将好好的一个姑娘硬生生折磨的有些痴傻。因为是用钱买来的,还有利用价值“货物”变想法子给她“治病”。用一种名为“抽贴”古法子,在她们的眼里钱真真是比人命重要太多。这不免让我想起萧红的另外一部小说《生死场》,比之战争年代的人命如草芥,确是尤过之而无不及。

团圆媳妇经历无尽的折磨,生命终于走向尽头……生前饱受磨难,甚至连死都死的痛苦无比,读到这里的时候,我心中一直盘桓着一个问题“人性到底是什么”?将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扔进滚烫的开水中,开水从头灌下……昏迷时,竟用水激、针刺等方法将人弄醒。这是面对极恶的犯人嘛?不然手法何以如此残忍,残忍到让我这个“置身事外之人”竟不寒而栗。此法比之满清十大酷刑又能好多少?直至生命走向最后一刻,她终于离开了这个或许对她“残忍的生活”。我到底是该庆幸她的死让她终得解脱,还是应该悲伤她的死。事实的本质是她的所有都是值得同情,呼兰河的童养媳,呼兰河的所以女人,甚至是呼兰河的所有活着的人都是值得同情,他们似乎都在一步步将自己逼到绝路。

团圆媳妇、王大姑娘……她们的死对于呼兰河的人们来说似乎是司空见惯了的,只是胡家人对于一个花钱买来的“免费劳动力、生养工具”的死有些懊恼之外,别无任何触动。好像那是个人心死去的村落,闭塞、封建、愚昧的村落,无可挽救。

灰暗的村庄、愚昧迷信的人民、冰冷无情的心……让我心寒,让我心痛。此书作为萧红对于故乡的回忆录,不仅是心痛的心酸的回忆,也伴随着童年的美好。

萧红的童年既是快乐的、也是寂寞的,她和祖父一起度过的童年时光应该是她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她的一生本就充满了无尽的磨难,虽为才女,却是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萧红在她最为困苦的时期有此创作,希冀以童年的回忆唤回一缕情感和精神的留恋与希望。

眼前浮现出一个极端困惑的女人。她的身心饱受煎熬,在回忆快乐童年的时候,就不得不揭开那条丑陋悲惨的伤疤。这是一位女性,看过了无数的死亡挣扎,才可以将生命写得那般力透纸背,才能写的出“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我同情、我悲悯、我痛恨、我理解在那个时代困苦挣扎的活着的人,在那样的被遗忘的世界的角落。

呼兰河传读后感简单的篇5

呼兰河城里的人大抵是这些:在"黑夜"中担心地活着又自尊心极强的有二伯;尖刻无聊心眼儿小的老厨子;还有勤恳忠厚爱妻小的冯歪嘴子,唯一出场的女主人公是率真开朗却被活活烫死的团圆媳妇。呼兰河的女人们害怕男人,不平等的地位昭示了不平等的命运。小城仿佛一个封闭广阔的世界,生活并不单调,可怕的是重复。那几个粉墨登场的主角定是萧红精心挑选的。他们身上重叠着无数呼兰河人的影象。他们并没有太坏的心思,纵使是讥笑嘲讽,也只为打发这简单而冗长的时光。春夏秋冬寒暑往,生老病死平常事。他们的生活就象在山中自然开落的花儿,生命并不是象烟丝一样节节燃烧着那样漫长,而难测的命运则象无情地吹落了烟蒂上的烟灰。活着是小城里的人的唯一的生活目标,而没有其他的想望,就连想看看城那边是什么的想法有没有。因而人们活在了自我的目光里,但很满足。没有人的瞳孔里有哪怕一丝的好奇的火焰,没有人的脑海中有怀疑询问的念头,为此我感到深深的悲凉。

萧红用一种平静的笔调来呈现一个平静的世界,用自然的口吻讲述着小城自然的生活,难道错了吗我们总认为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理应有着它思想的深度,平铺直叙的故事必须是欺骗了我们。但我没有觉得这种笔调和口吻不好。试想,当一个中年人推开往事的栅栏,用一个不太更事却又初涉人间冷暖的孩童的眼光,再一次经历那令人心颤的寂寞的童年时,平静自然的下头,是一股多么深沉汹涌的潮流。静水流深。萧红的内心有几人能真正理会。

呼兰河传读后感简单的篇6

如果说作者有一个美好的时光,那么住在不就的团员媳妇可谓是受尽风霜,一天之中,要么是被开水烫得死去活来;要么就是被针扎了手指;要么就是火炭烫到了脚心…看到这里,我就想问问这一家人,为什么用这种没有人性的、丧尽天良的的做法呢,岂不是跟那个牲口都不如吗?

如果我生活在那时候,我一定要起诉他们,但这看来是不可能的,在当时中国还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穷苦的人们不可能有起诉别人的权利,但我仍然十分气愤,竟然用这种方法对待一个人,再说了团圆媳妇也是像这样被害死了,可恨!

读《呼兰河传》,我似乎在品尝一个既甘甜又苦涩的食物,这本书有她幼年的记忆,有她对祖父的怀念还有对团圆媳妇深深的同情。

呼兰河传读后感简单的篇7

我读了萧红的《呼兰河传》,一开始,我只是粗略的读了一遍,感觉跟我们此刻的生活环境,简直是天壤之别,令我难以想象。慢慢的,我被她的故事吸引着,感动着,愤慨着,我又回过头来仔细的品读起来。

呼兰河让我感到温暖而冷淡:比如这个街中大坑,车夫和马陷了进去,有一种穿长袍短褂的,在那里喝彩,帮忙车夫的人,全是平民百姓。生活是需要温暖的,人与人之间是需要互帮互助的,这样,才会让生活更完美;而我与老祖父这篇文章,讲述着祖孙深情,仅有祖父喜欢“我”,祖母不喜欢“我”还用刺扎“我”的手。“我”在祖父的关爱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为“我”的童年留下了完美的回忆。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小团圆媳妇。十二岁的她花一般的年纪,原本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却成了胡家的童养媳,在照“规矩”被婆婆“调教”之后,日渐病倒。他们无视她为什么会病倒是什么致使她成为了一个“黄瘦的病人”此时最愚蠢的是病倒了不选择去看医生,而选择了“跳大神”。当众强行脱光了小团圆媳妇的衣服,推到大缸里用热水,是滚烫的热水,往她的头上浇,到最终,头发都烫掉了,还说她是妖怪。含苞待放的花朵就这样凋零了。我们想想看,别说是生病的人,就算是健康的人受这种折磨之后,会变成什么样呢更让我气愤的是,她死后,她的家人并没有所以而难过,还觉得花了那么多的钱,亏本了。想想我们同她一样的年纪,享受着父母百般宠爱,无忧无虑如小公主般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

《呼兰河传》读完了,这个暑假中,听着萧红讲述着呼兰河的故事,尽管忧郁,但依然美丽动人。

呼兰河传读后感简单的篇8

西二道街、东二道街的对比,及东二道街的大泥坑,让人感觉那个泥坑里是有魔力的,吸走了那么多的人,牲畜及马车,但无任何人修补他,是讽刺还是人性的固然冷漠而这种现象在现代文明的都市依旧存在,只要不危及自家人的性命,便无任何关心的立场,只是作为莫名的、陌生的、堆满笑脸的无情看客,他们从中感受到的是陌生、冷漠麻木自我精神的偶尔笑料和刺激。

“生、老、病、死都没有什么表示,生来就任其自然生长,长大就长大,长不大也就算了”看似如同感受到老子般的潇洒,痛苦,但其隐含其中的淡然、不关心,像个活死人,更让人心痛,没有灵魂的活着,似乎从出生只是为了完成生老病死的过程一样。

“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跳大神的利用人们对神鬼的敬畏,骗取人们的血汗钱和食物,装大仙的人乐此不疲,进入其中被骗的也是从未怀疑过,任凭哀伤的鼓声勾起内心深处最为难过伤心的回忆。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娘娘庙与老爷庙的区别和差异对待,显现出的是男尊女卑。自古相传下来的老规矩,对娘娘庙的不尊,对老爷庙的心悦诚服不都是这般体现的吗?很多节日都是为鬼准备的。例如,唱大戏是唱给龙王爷看的,七月十五放河灯,四月十八也是烧香磕头的祭鬼……鬼神成了第一位,那么人性应该放在何处呢?这个问题引人深思,也必须要重视起来。

呼兰河城里住着“我”的祖父,一段快乐的时光,只属于我,“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只有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和祖父共同拥有的后园及玩乐的日子,是祖父慈祥的爱温暖着我,很令人羡慕和感动,祖孙之间纯朴的友谊和爱的传递。除了后园的乐土之外,还有两个小黑屋子的宝贝,任我随意翻看。

“家里边多少年前放的东西,没有动过,他们过得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就算忘记了,未来的他们也不怎样积极地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地平板地,无怨无尤地在他们祖先给他们准备好的口粮之中生活着。”他们对他们之外的人麻木,连同自己也忘了,也麻木,冷漠的对待自己的过去和未来。

呼兰河传读后感简单的篇9

今年暑假,我看了一本书,叫《呼兰河传》。这本书十分好看,语言幽默风趣,有些地方看了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

书中的主人公是萧红、小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这本书总共分为七章,是作者萧红的童年回忆。作者萧红是我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这本书主要写的就是萧红小时候渡过的一些美好时光,乡里乡亲发生的一些趣事。

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和有二伯发生的一件事。有一天,有二伯偷东西时被我撞见了。他偷铜酒壶,而我在偷墨枣,彼此都害怕,也都很尴尬。二伯说:“你不说么?”“不说。”“好孩子”。“那你让我拿走墨枣。”“好的。”这件事让我感到很有趣。现在回想起来,我依旧觉得很好玩。而书中所谓的偷,也只不过是一时的贪吃、好玩罢了。我记得我小时候也很调皮。有一次,我和哥哥在玩,看到桌上有瓶啤酒,大伯在烧菜,我和哥哥一人喝一口,把酒喝完了。

有二伯的性情很古怪。有东西,你若不给他吃,他就骂。若给他送上去,他就说:“你二伯不吃这个,你们拿去吃吧。”家里买了落花生、冻梨之类的,若不给他,除了让他看不见,若让他见着了一点影子,他就没有不骂的:“他妈的……王八蛋……兔羔子,有猫有狗吃的,有蟑螂、耗子吃的,他妈的就是没有人吃的……兔羔子,兔羔子……”有二伯给萧红带来了许多的乐趣。回想起他时,她的内心一定是特别的开心,非常怀念有二伯。

作者萧红的童年是多么的有趣啊!尤其是有二伯,他那古怪的性格,让我觉得很有趣,也正是他给萧红的童年增添了几份生趣!萧红每天都很会创造一些有趣的事情出来,很自在,无忧无虑地度过了每一天。

童年是属于孩子们的。在萧红的童年里,有天真、调皮、无知与欢乐,也有悲伤、痛苦、思念与依恋。作者在文章中一直写着,“我家的院子是很荒凉的”,这就为里面的人物悲剧埋下了伏笔。

萧红的童年又可喜、又可悲。或许经历了悲,才能更真实地体会到喜!

呼兰河传读后感简单的篇10

在众多的现代女作家中,我觉得萧红(张乃莹)不像其她女作家那样幸福,她的生活、经历令人流泪。她的代表作《呼兰河传》写了她那美好的童年。与她成年后的生活真是一个天,一个地。

此书语言简朴,大作家茅盾(即沈雁滨)评价它的艺术成就:“它是一篇叙事诗,一篇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书中有着萧红的特有的写作手法,极具个性地描绘了她小时候的事、她的祖父、她的家。

沉浸在萧红的回忆中,看她祖父教她念诗、看她捉弄祖父、看她邻居愚昧的迷信做法……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回忆就好像是《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可萧红的经历夹杂了各种情感,鲁迅写得像杂文,她写得似自传。二人虽相识,但流派完全不同。萧红的人生更丰富,但又更单调。其中凄惨的成份太多。她18岁时,最亲的人——祖父便离开人世,她父亲对他不好。1938年4月,与第三任丈夫端木蕻良结婚不久,就在香港病故了。悲惨的人生啊!

话题远了,再回过来。萧红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事就是那小团圆媳妇的事,她只有十二岁,却活活地被无知、无情的婆婆连打带骂,加上迷信的做法残酷地折磨死了。结束了悲剧的人生……

总而言之,这本《呼兰河传》值得大家去赏、去品。

59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