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网 > 实用范文 > 读后感 > 文化苦旅750字读后感

文化苦旅750字读后感

时间: 新华 读后感

写读后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优秀的文化苦旅750字读后感应该是怎样的?快来学习文化苦旅750字读后感的撰写技巧,跟着小编一起来参考!

文化苦旅750字读后感篇1

他,是敦煌莫高窟的罪人;他,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然而,很不幸。他,一个农民、道士,竟成了莫高窟的主人,把持着中国灿烂的文化!

当他将这些璀璨的文化以最廉价的价格所有的卖出去后,我们在心痛,所有的人都在心痛。这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这是文化苦旅的第一章,正是这一短小的篇章,让我看了以后无言以对。敦煌莫高窟,这是古老的中华民族留下的最珍贵的文化遗产。本应建立特别保护区,本应有学者来看管。不幸的是,没有人在意这些,没有人关注民族的文化,最终落入这个道士手中。而艺术对他来说,是那么碍眼,用粗劣的石灰遮盖洞窟的绚烂,将艺术的石像改成可笑的雕塑。俨然,这成了一间农舍。但是,去阻止他,又有何人?这里,是他的地盘,闲人勿扰。而当时,如果政府不腐败,如果能关注一下这震惊世界的文化,那么,如何会轮到这个道士指手画脚呢?只可惜,他们只会在收礼时笑纳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古玩,哪有闲心去那沙漠的敦煌看看呢?

文中有一段这样写道:“当冒险家斯坦固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了一眼西天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是啊,心在滴血,这可是中国最宝贵的文化啊,怎能让外国人以这样廉价的方式大量拿走啊!他们是强盗,但是国人不珍惜这些文化财产,又与强盗有何差别呢?

就这样,中国的文物被沦落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现在的国外博物馆内还陈列着中国的很多文物。那时的中国在睡眠之中,而现在,这只沉睡中的雄狮已经醒了,我们将属于我们的宝物一件件地赎回来。我们在止痛,一点点的缝补着那时因无知而留下的伤口。

总算这些伤口还能弥补,只是绕了一个大圈子。我们赎回来的不仅仅是这些宝物,还有我们中国人的尊严,为过去中国人所受的屈辱而讨回来的尊严。

文化苦旅750字读后感篇2

在这次短暂的节假日里,我读完了《文化苦旅》这本书,阅读时间虽短,但它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在这本书中,绝大部分的文字都贯彻了这样一个主题:对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余秋雨凭着他那独特的和写作手法,在《文化苦旅》中对许多城市、小镇和它的人文景观所蕴含着的文化底蕴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精神进行追溯、反问和思索。

凭借山水风物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是这本书的主调。在书中,作者对具体的山水名胜的风貌几乎不置一词,他的过人之处就是在点明某地之后,就以类似电影中镜头切换的形式凝造出浓郁而深沉的人文图景。紧跟着进入直抒式的咏叹,这种咏叹以炽烈的情感和夸张的言词力求先声夺人。继而以纵横四海的气势挥洒着对中古文化历史的种。种遐想和议论,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不知不觉中接受余秋雨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心路历程等的影响。这种创作意念,始终贯穿于整部《文化苦旅》之中。

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反复严厉拷问历史,其中,出现了很多悲剧事物和悲剧人物,却很少提及他对1949年以来的历史,很少让人感受到其自身心灵世界的隐秘。也许是当代历史过于敏感,因此作者不敢越雷池半步?另外,在《西湖梦》中,作者又怎么知道"背着香袋来到西湖朝拜的善男信女,心中并无多少教义的踪影,眼角却时时关注着桃红柳绿、莼菜醋鱼"?外国的教堂不大多是建在喧闹的城市中吗?类似这样的议论,在书中还有一些。这不禁让人疑心,余秋雨在发表议论时,有时提出的简单问题反而把情况弄得复杂。

我觉得,凭借《文化苦旅》,余秋雨可以在新中国的散文史上占一席之地。虽然其中不免有矫情之处,甚至有硬伤,但那种思考与提出的问题却是无可回避的。尤其是其中对"健全文化人格"的呼唤。

文化苦旅750字读后感篇3

《道士塔》,抒发的是中国文人的切肤之痛,“我好恨,恨我没早生一个世纪,使我能与你对视着站立着……”然而更多的是一种反思,“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当欧美的学者纷纷赶赴敦煌,风餐露宿,在沙漠里燃起阵阵炊烟时,中国官员的客厅里也正茶香缕缕,这是何等的讽刺!然而一切都已零落成泥化为历史,再去谴责谁也是苍白无力,这场文化浩劫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惋惜、愤怒,更多的应该是反思。

还记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吗?这就是阳关,《阳关雪》里大雪苍茫凄迷,千年之前渭城窗外柳色青青,千年之后苇草飘荡,层层叠叠的群山积雪,全是冰海冻浪。天地苍凉一枝骨,曾经的文人骚客,在这千年之中,历经沉浮,消逝。阳关的兴衰,阳关的历史的深邃苍凉可想而知。游历了西北大漠,还有温婉的江南情调。《江南小镇》里的清雅镇邑与雕刻精致的石桥,《西湖梦》里绝美的西湖,风情绰约的苏小小,传奇色彩的白娘娘,《白发苏州》里的红颜薄命的西施,风流落拓的唐伯虎,都是文人心底的思念与企盼,是人生苦旅的起点和终点。

《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则直接将笔触触向文人的良知,展现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从西北大沙漠到江南小镇,从万里长城到洞庭一湖,我们看到了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李白的故乡,见证了都江堰的价值,重温了白帝托孤的典故。“大地默默无言,只要来一二个有悟性的文人一站立,它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也就能哗的一声奔泻而出”。

《文化苦旅》用一个个跳动的字符,追寻着文化灵魂与生命的真谛。品一杯茗茶,读一本好书,感喟作者的多情,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文化苦旅750字读后感篇4

在广褒的中华大地上,漂泊流浪的余秋雨先生越过山盘水座,踏雪飞鸿,在文化的苦苦旅途中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一种苦涩后的回味,一种焦虑后的会心,一种冥思后的放松,一种苍老后的年轻,一种文字激昂的大气,一场细致精巧气可吞天下的深刻评述。这便是《文化苦旅》,便是文化的苦旅。

从滚滚黄沙的沙漠边塞,到秀丽清澈的江南小镇,作者把每一个地方描绘的惟妙惟肖,同样也让我感受到中国源远流长的人为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散发着它独特的魅力。从《道士塔》,《阳关雪》中,让我看到黄河文明的兴衰,写出历史的深邃苍凉。《江南小镇》开始的那一段描写,让我仿佛看到那小桥流水的景象。凭借丰富的文化感悟力与艺术表现力,再现匿藏于时间底端的深刻思考,开展一场山水风物与历史精灵的远距对话。

余秋雨先生在书中说:“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联在一起。”我想这或许是这本书叫做《文化苦旅》的原因吧。在山水解读历史,在历史中解读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让自己的心灵也受到文化的熏染,精神的洗礼。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写作功底,在他笔下,莫高窟,都江堰,藏书阁都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在他笔下,那些过往的历史,就像是一幅凄美的画卷。“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生的负载,由历史沧桑感到引发出人生沦桑感。”每个人的一生对于自己来说也是一段历史,当我们走过一段路时,停下来回过头看看自己曾走过的足迹,总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遗憾,而我们也在这遗憾中,坎坷中寻找这人生的真谛,这便是我读《文化苦旅》获得的最强烈的感受。或许,我还未完全领悟作者的深意。或许,我还未真正读透这本书的内涵。然而,《文化苦旅》一起苦苦的悲怆奏响时代的绝响,警世亦憾人!

静静地合上这本书,仿佛也有一种想要游历山水的冲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也想在山水之间寻觅着历史的足迹。

文化苦旅750字读后感篇5

余秋雨先生著的散文集《文化苦旅》“腊梅”一文,文章分为四段,围绕一个中心——腊梅。

在第一段中,余先生就以简练的笔法,道出对人生的感悟:“是的,如果说人生是一条一划而过的线,那么具有留存价值的只能是一些点。”接着说:“它是一枝腊梅,地处不远就在上海西郊的一个医院里。它就是我在茫茫行程中经常明灭于心间的一个静光点。”

在第二段中,描写病人的精神状态:“病人偶尔停步攀谈几句,三句不离病,出于礼貌又不敢互相多问。”可见,处在天地窄小,生活单调的环境里,加上身患疾病,思想忧虑,使他们蒙上阴影。”写到这里,作者马上转入主题:“突然有一天清晨,大家都觉得空气中有点异样,惊恐四顾,发现院子一角已簇拥着一群人,踮脚一看,是一枝腊梅,淡淡的晨曦映着刚张开的嫩黄色的花瓣……。一种高雅淡洁的清香已把大家全都慑住。故意去嗅,闻不到什么,不嗅时却满鼻都是,一下子染透身心。”作者微妙地把一枝腊梅与病人的精神状态联系起来,写得淋漓尽致。

第三段中,主要是讲述病人、护士爱花、护花的生动场景:现在,所有病人的感情都投射在腊梅上了,带着一种超常的执迷。一早醒来就闻到了腊梅的香气,有一位甚至说他被香气熏倒……。病人们简直爱花如命,似痴似醉,每天增加几个花蕾,经常会发生争论,争论不下,就一起到花枝前仔细清点。有一天早晨起来,天气奇寒,推窗一看……,突然有一位护士冲过去,撑着阳伞遮盖腊梅……。作者把病人、护士爱花、护花以及腊梅对病人的积极影响作用,刻划得入木三分。

第四段是本文的结尾:春天来了,腊梅终于凋谢。病人出院了,出院前都到腊梅树前看一会儿。有的康复病人说:“今年冬天,我一定再来看一回腊梅。”护士说:“你们不会再回来,我们也不希望健康人来,这腊梅只是给病人看的。”这对话有多好,病人感激和眷恋腊梅;护士却祝愿出院的人不再生病,不回医院。写得太精彩完美了!

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形散神不散”,散与不散相统一,结构严密,灵活自由,含意深邃,耐人寻味,百读不厌。

文化苦旅750字读后感篇6

亲爱的朋友,当你翻开《文化苦旅》,是不是也像我一样感慨:余秋雨先生怎的这么有才华?无论在哪个文化景点前,他怎么都能浮想联翩,引经据典?

还有历代的文人墨客,为什么往往也能在登高临远时赋诗作文?

他们,是怎样做到的呢?

究其根本,在于他们行走时,并非“空手”来的,他们来的时候,早已在行囊里储备了足够的情怀,一有契机,自然就文如泉涌。

李白没有储备足够的傲岸情怀,怎能吟诵“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杜甫没有储备足够的爱国情怀,哪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苏轼没有储备足够的旷达情怀,就不会“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些诗文,不仅在描绘大好山河,也是在用他们的深情和睿智在和我们沟通。

那么,他们的情怀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一曰读书,二曰行路。

是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认识的人往往很有限,知道的事情也很少,更别说去鉴别和评论了。是书籍,打开我们认知的大门,使我们了解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的奇闻异事,在我们心里打下是非的框架,在我们心灵的土壤里,埋下一颗情怀的种子,等待时机长得清晰明媚起来。

这个时机,就是适时的实践。上路之前要备好情怀,备好情怀不上路,对世界的认知仍然是浅薄的。正如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不亲眼去看看,热带南国的人不能真正知道雪花究竟是什么;生在平原的人不用脚去丈量一下,怎么知道蜀道到底有多高?从不曾失去过的人,又怎么能体会失去的痛苦,又怎么会有失而复得的喜悦?

你少年时认的字,读的书,会在某个时机突然变得鲜明起来,如同茫茫雪地里绽放的第一朵红梅,有了颜色、味道、质感和温度。你读的书越多,你由一个人、物,一件事,所能连缀起来的网就越大,你对世界的认识,渐渐就成了春色满园。这样,你对世界就会有自己的鉴别,有了属于自己的情怀。

当你的情怀的行囊装满时,你再上路,你就会和余秋雨先生一样,触目皆风雨,下笔如有神了。

67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