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魂》观后感个人学习感悟和体会
“张杂谷”让农民脱贫
作为省科技厅干部,3月,刘须奎到阳原县要家庄乡小庄村驻村扶贫,10月离开,期间在该村开展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工作。
小庄村原是一个深度贫困村,有1064口人,耕地3000亩,人均耕地3亩。村里无水浇地,除了旱地就是白花花的盐碱地,村民主要种植玉米和葵花,种别的农作物生长不旺。前些年,玉米价格每斤0.7元,最近一两年才涨到每斤1元。村民种植玉米,除去成本,一亩地挣四五百元,且收入不稳定。
刘须奎来到小庄村后,和第一书记罗建祥商议,要在村委会的支持下积极发展小庄村的特色产业,为村民开拓脱贫增收新路。任全军是市农科院派驻小庄村的科技特派员,通过在该村走访调查和测试土壤、水质,发现该村适合种植“张杂谷”。
精准脱贫工作队租用20亩土地作为试验田,试验种植不同品种的“张杂谷”,最终选定了优质高产抗旱耐盐碱的“张杂谷13号”。
从开始,市农科院联合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连续3年开展“五送一保”产业扶贫,“五送”即送种子、送除草剂、送地膜、送农机具、送技术;“一保”就是每斤1.5元保底价收购农民种植的“张杂谷”。
赵治海经常关注小庄村的“张杂谷”产业,每年都要在村委会给农民讲授“张杂谷”的种植技术,在播种期间到田间为农民进行现场技术指导。
该村种植的“张杂谷”亩产八、九百斤,每斤价格2.3元至2.4元,种植“张杂谷”农民每亩可收入1000多元,比种植玉米效益高出1倍。在小庄村形成了“玉米——张杂谷”两年轮作的高效生产模式,村中3000亩土地,其中1300亩种植张杂谷、1500亩种植玉米,另外耕地种植其它农作物。
刘须奎说:“村中种植了1300亩张杂谷,最高亩产达到561.9公斤,依靠种植张杂谷,村民人均增收元,该村实现了脱贫。”
与此同时,市农科院开展深松粉垄技术示范,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蓄纳雨雪能力,改良土壤解决干旱问题,与此同时,还引进微生物菌剂开展盐碱地改良技术试验。驻村期间,刘须奎对“张杂谷”给农民脱贫增收带来的好处体会得更加深刻。
将赵治海搬上荧屏
春节,刘须奎回到石家庄。他的朋友张李林是五洲同聲河北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老总,正月十四,刘须奎和张李林见了面,他向张李林讲述了赵治海的事迹,希望张李林做件有情怀的事,将赵治海搬上荧屏。两天后,张李林答应刘须奎拍摄这部电影。拍摄地点从内蒙古到张家口到石家庄到海南,9个月将电影拍摄完成。
在拍摄过程中,资金是最大难题,巡天公司提供赞助,张李林甚至贴钱最终将2个小时的影片《谷神》拍摄完成。 赵治海在工作间隙,来到剧组进行指导。影片从赵治海大学一毕业讲起,讲述了崔文生、赵治海等三代人接续奋斗从事杂交谷子培育和推广的艰难历程。
1月,赵治海用手机与任全军视频通话,工作人员在笔记本上播放了《谷魂》的样片,任全军从手机上观看了两个小时。影片讲述的都是农科院科研人员真切的工作和生活,任全军深知科研育种面临的重重困难,作为第一观众观看电影后他特别感动。
电影中讲述的故事让人潸然泪下。赵治海在海南育种时,将培育的杂交谷子材料分别装进不同的尼龙网袋里在外面晾晒。村中一个小孩看到了,想用网袋去河里捕鱼,于是扯上几个网袋就跑,科研人员赶紧去追,小孩将谷穗扔掉,手里只攥着网袋。他说:我就要网袋,谁稀罕你的谷子。原本不同的谷子品种是分开的,小孩这么一弄,将不同谷子品种混在了一起,辛辛苦苦的试验泡了汤。
在最初推广“张杂谷”时,农民在种植时出现了倒伏现象,认为是种子的问题,让赔偿20万元。赵治海感到压力很大,甚至想自己借钱去赔。巡天公司经过调查发现并不是种子的问题,但很快也承担了赔偿责任。
实际上真正倒伏原因是因后秋干旱,农民种植“张杂谷”密度大。此后赵治海开始研究“张杂谷”配套栽培技术,很快推广了稀植大穗技术,过去一亩地留苗3至4万株,用种量2斤;现留苗只有1万株,用种量不足半斤。
上世纪90年代,科研单位改革,科研项目希望不大的会被停掉科研经费。中断经费后,“张杂谷”课题组科研人员大都走了,只剩下赵治海一个人孤零零地蹲在谷子地头发呆。那一年在海南育种时,课题组科研经费只有500元,他们省吃俭用,自己垫付科研经费坚持培育杂交谷子。
电影《谷魂》体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勇于担当、情系大地,为民服务的情怀,给观众讲述了一段农业科学家真实的奋斗创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