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观后感
良好的家庭教育,正确的家庭教育会让孩子在今后更好的容入社会,与人相处,成为一名优秀的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观后感(1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观后感(精选篇1)
今天通过学习王元卓老师讲的关于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让我深受启发,学到了许多关于教育孩子,陪伴孩子的生活细节。子不教,父母之过,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孩子的优良品德是家庭教育的根本,潜移默化,寓教于乐是教育方法的关键。王元卓老师把两个女儿培养的非常优秀,他在教育事例中给我们分享了以下几点:
一、旅行家长主题责任,在陪伴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二、在家庭生活中多一些情趣,多一些生活作料,为孩子营造幸福的家庭生活氛围。
三、制定生活中的小目标,不要让天枰失衡。
四、陪伴孩子一起运动,健康并快乐着。
五、引领孩子突破自己,培养创造习惯和能力。
六、生活需要仪式感,在传统节日中培养孩子继承我国的优良文化传统。
我们陪伴孩子成长,孩子陪伴我们年轻,我们养育孩子,孩子也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欢乐,点点滴滴融入爱,岁岁年年皆是情。我们爱孩子,孩子将来爱身边的人、爱社会、爱国家,这将是多么美好的一种大爱情怀。
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观后感(精选篇2)
言传身教是最为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式。最为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如何做人做事,潜移默化、影响孩子的行为举止,胜过反复无休止的简单说教。
读书是一种高雅而有效的教育形式,认真领会书中的真谛,一方面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提高孩子的各种能力,另一方面又能陶冶孩子的情操。错开读书时间,和孩子同时读一本书,交流彼此心得或感悟,既能达到相互提高的目的,又能融合亲情,加深相互理解,把读书的`好处可以发挥到极致。家庭必须有足够量的书可以供孩子和家长读,让家庭藏书丰富起来,要使家庭精神食粮充足,随时有书可读,而不是书籍匮乏;书香可以养颜,书香可以让人有一种别样的飘逸感觉,熏陶出别样的气质。
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观后感(精选篇3)
家庭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家庭美德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前提,家庭成员之间理应和谐、融洽。尽管有时发生意见分歧,但在原则问题上是团结一致的。在这样合作、谅解的氛用中,学生不但学会了对人的互助、互爱、合作、谅解,而且孩子的'思维意志、能力等也会得到和谐发展,并从中获得安全感,形成乐于接受教育的自觉性。相反,家庭成员之间形同陌路,处事自私,争吵不休。这样家庭的学生心理往往不健全,甚至是畸形的,他们对事情冷漠、偏执、不合作。因此要大力提倡家庭美德,正确处理家庭成员的相互关系,形成良好规范,要和睦相处,努力构建家庭的融治气氛,父母说话办事不能以势压人,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样教人,充分体现家庭是生活之港湾,这才有助干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父母良好的教养态度是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关键,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教养态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父母教育的结果。
因此,必须大力提高家长的自身素质,提高家长的责任,认识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性,为子女的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观后感(精选篇4)
今天听两位专家讲解家庭教育法,这部法律是养娃育娃的家庭教育手册,是家庭教育指南,更是育娃纲要,是每个父母都须遵循的法典,也是对未来家庭教育有一个明确的指引,让每个父母明白作为父母必须要学会依法带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帮助孩子扣第一粒纽扣的人。孩子成长的早期来自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学校教育几百年,家庭教育却有上千年,学校只对家庭教育的进一步提升和改进,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不可能有好的学校教育。身为家长不能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学校,所以,我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认为:生活实践中做事认真踏实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生活细节里亲力亲为的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起良好的家风。
这节课跟着两位导师认真学习了家庭教育法里的五个基本准则,收获点滴心得:
一、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是有规律可循环,理念比方法重要,幸福比成功重要,成人比成材更重要。
为人父母以内心的宁静引导孩子找到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教会孩子自立自强,要研究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不要缘木求鱼,不与自己的孩子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我认为:想要养育出一个懂得感恩,心理阳光健全的孩子,一定要成为研究自己孩子的专家。要知道你的孩子是唯一,不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要善于扬自己孩子的'长处,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从而拓宽生命的长、宽、高度。真正用心的父母才能了解自己的孩子,亲子间坦诚相见,相互陪伴,在陪伴过程中相互交流、交往、磨合,然后共同成长。
二、尊重孩子的隐私权,尊重孩子的人格。
要知道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只是借由你而来,他终将属于社会,属于国家,所以“尊重”是你与孩子的情感教育纽带。孩子的第一声啼哭宣誓了他躯体的独立,但是人类幼儿的成熟过程特别长,我们必须抓住这段时间用心理抚养来培养良好亲子关系,以接洽他中学后的第二次独立——精神独立。家是讲情的地方,要学会与孩子换位思考,接纳孩子的消极情感,亲子间产生共情,让孩子的情绪及时得到疏导,这才是真正的尊重。
三、遵循家庭教育的本质特点。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共同任务,但不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家庭教育应长期化、真情化,而不是接过学校教育的接力棒,成为学校的第二课堂。要注意:好主管不一定是好父亲,好老师不一定是好妈妈,不同的专业,不同的方法,必须懂得切换,所以,每位家长都需要去学习,提高自己家庭教育的素养。
四、家庭教育需要家、校、社协同。
俗话说“家校携手,教育不愁”,那我们怎么找到适合自己孩子,协同方法呢?举一个我自己教育孩子的例子:孩子二年级的时候来了一位刚毕业的新数学老师,由于方方面面经验不足,二年级的孩子们又个个调皮得很,所以课堂次序比较乱,老师打电话跟我沟通后,晚上写作业的时候,我特意严格检查,发现错题后告诉她这个内容是老师上课讲过的,你不会做,肯定你在听课上不认真了,问她自己在课上的表现,她支支吾吾,于是我告诉她老师讲课辛苦,你没认真听是对老师工作的不尊重,孩子明白道理后就改掉了不认真听讲的毛病。之后我也常常打电话与老师沟通孩子的在校状态。所以,每个人都能摸索出一套家校携手的方法,共同做好孩子的工作。
五、结合实际。
教育有法,教无定法。身为家长,一定不要怠慢了家庭教育,高质量的陪伴,一定是父母与孩子一同成长;高质量的养育,一定亲自养育,相机而教。老师们常说生活即教育,我们要利用各种机会进行教育,遵循严和慈两个原则,严慈相济。慈是以爱易爱,通过爱,把孩子由一个生物人培养成一个社会人;严是需要通过适当管教,来提升孩子的人格,能够让孩子了解社会的边界问题,社会分工问题,明确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知敬畏,择良善。把家庭教育促进法学好,多听老师们的教育讲座,家长们把生活理论与法律相结合,与孩子共同成长,那么,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会有一个阳光的未来。
这里我借一位作家的话来总结我的心得体会:教育的成功就是减少社会犯罪率。
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观后感(精选篇5)
今天观看了家庭教育第五期——家庭教育要在严格和关爱中达到平衡。收获颇多,通过本次教育视频让我更明确了教育孩子时如何做到真正的爱孩子,让孩子懂得爱。严爱相济,让严爱达到平衡,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效果。
家庭教育是奠定整个教育的基石。父母在生活中教育孩子时要严慈相济、恩威并施。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关爱要合理配合,对孩子教育时既不过于严格,让孩子体会不到亲情温暖、感受不到尊重,也不能过于溺爱,溺爱也阻碍了孩子的成长。家长应做到合理而平衡。
古时“棍棒底下出孝子”在现代社会和家庭教育中已不再适用。作为新时代的家长,我们要做到自身示范、言传身教。家长要给孩子树立榜样。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父母在子女面前要良好的形象。家长想让孩子做的事自己先要做到。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也说过,“后生可畏的,但不愿意他去效仿的事,你自己便绝不能在他面前做”。
严慈相济的家庭教育思想可谓是中华民族一直的优秀思想。作为家长我们要多学习家庭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在教育孩子过程中也要做到多学习、互尊重、互配合、共成长。
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观后感(精选篇6)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通过这次的公开课让我们收获了很多东西,在与孩子的沟通中,一定要多听孩子讲,倾听孩子的心声,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更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多观察理解孩子的.情绪,学会换位思考,同时父母也要学着放手,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想想自己之前的做法,都是以我们自己的想法为中心,没有设身处地为孩子想,这是不是孩子想要的呢?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要重视起家庭教育,只有努力去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才有资格去要求孩子,去教育孩子。
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观后感(精选篇7)
家庭教育公开课,学习朱永新、李文道俩位专家的讲解,在以下方面受益匪浅,总结如下。
首先,尊重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差异。要有意识地观察、看见自己孩子的个体实际情况,成为“研究自己孩子的专家”,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长处,让孩子和自己的美好相遇,收获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感,从而提高家庭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尊重孩子的人格和隐私。孩子是独立个体,青春期孩子更是有强烈的独立需求。由于自身成长体验和时代背景,年少时的自己并没有清晰的自我意识,故而在父母私拆信件并没有引起自己的不快;现在,自己的孩子对隐私和独立的需求,自己经常是迟钝和意识不到的,这方面需要注意和真诚沟通。另外,应该经常有意识地换位思考,看见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重视孩子的情绪和情感,做到共情,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因为家更应该是讲情、包容情绪的场所。
最后,遵循家庭教育的特点。家庭教育是生活教育和人格教育,是鲜活的生活化、场景化的生活体验教育,通过丰富、具体的日常活动来实现,相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更加情感化,更具有包容性。
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规律性和个体差异性,需要家长不断学习更新才能跟进,感谢这个时代,能为家长赋能,与孩子共同进步。
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观后感(精选篇8)
最近正切实的感受到对大宝的教育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大宝对自己的说教表现出来的是不耐烦,对,就是不耐烦。他写作文说妈妈像一只蜜蜂,我以为他是在夸我勤劳,没想到他的意思是,我像一只蜜蜂一样在他耳边“嗡嗡嗡嗡”。作为自认为深爱他的'母亲,内心很是受伤。姜老师的《带领孩子走上高情商之路》是及时雨,让我再一次反省,我有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受他?共情和同理,我很久没有做到了。因为工作繁忙,因为二宝需要照顾,对大宝的耐心明显不足了。大宝是个善良温暖幽默风趣的孩子,性子不急不躁,偏巧我是个急性子,正像姜老师说的那样,孩子都没有时间去感受生活中的细节,我却又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有感受、有自己思想、有自己原则和态度的孩子,可是,我并没有给他时间去思考!每天,我催他赶紧写作业,写完作业催他收拾好书包,然后催他洗漱、敲鼓、看书、睡觉……他想跟我说会话的时候,我回应的是“赶紧睡觉吧,明天还得上学呢”!此时内心真是满满的愧疚!
任何改变都为时不晚,从现在开始,试着慢下来,与孩子产生共情。孩子身上都有父母的投射,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先把自己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共勉!
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观后感(精选篇9)
说起孩子,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也带来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孩子的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家长不能仅仅关心孩子的智力开发,学习成绩的好坏。我认为,家长应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会道德;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知识教学、智力开发这些要由学校教育来完成。即便家长懂得这些知识,可能不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和专业老师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为家长只要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对老师工作的支持。
我的女13岁,就读于自贡田家炳中学初一,她有值得我骄傲的地方:孩子发展比较全面,学习上进步非常明显,有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能力,能主动学习;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爱心,能体谅、尊重父母,与同学和睦相处,知道劳动的艰辛,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粗心、做事情散慢、拖沓。下面我来谈谈我们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严”字当头,抓家风家训
现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请他人管教孩子的现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严格教育,对孩子“错爱”、“宠爱”、把孩子惯得不像样,如对人没礼貌,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爷爷奶奶代办,做作业不专注,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做事情磨磨蹭蹭等。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为一个正心、诚意的人。一切时,一切事正确引导,养成孩子明理重德的习惯,培养孩子要多为公着想,尽量断除自私自利的念头。要求孩子要有爱心,要爱国家,爱父母,爱社会,必须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努力学习,不可懈怠。争取成为德智体皆优的学生。
我家培养孩子的习惯采取“小时严大时宽、家风家训要严管”。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管教,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我对女儿以严为主。孩子只要小时候养成好习惯,大了宽松一点儿也出不了格。这也就是关键期,任何家风家训教育都有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最为有效,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初中阶段,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二、好家训形成好家风,好家风成就好家庭。
我们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伤害往往大于大人,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责任感和爱心,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时,我家非常重视德育,会做人才会做事。德育我们主要从要求女儿不说谎、不随便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德育内容也是随孩子的成长而变化。当然,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还有,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家长不能居高临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另外孩子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业完成得如何,学习顺利吗?有什么新鲜事,心里有没有不愉快呢?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同时,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
三、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和表现。
家庭和学校之间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的价值观,家长应当主动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听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等情况,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这方面我们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亏老师及时与我们联系,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弯路及孩子一些不好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不够好,为人父母者,要正确引导,养成孩子明理重德的习惯,教育孩子要立大志。人无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所以我们家庭是经常督促孩子要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求孩子要立大志。明确方向,努力学习。精进不退,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应句瑗;父母命,行勿懒。”在学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上课时要做到认真听课,要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一切作业,团结同学,要做到取长补短;在学校要争取多做对大众有益的事情。严格遵守校规,教育孩子力争做到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为”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能为祖国效力,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这就是我们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的纲领。
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观后感(精选篇10)
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应先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教育孩子学会做人,家长应该教育孩子在生活学习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其次,在生活上凡是孩子能做的事情,都让他们独立去完成。多多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终生受用的。作为家长的我们不要心急,要有耐心对孩子少责怪批评,多鼓励引导,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家长应多抽出一些时间来陪伴孩子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观后感(精选篇11)
常常听到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懒呢?什么都不干!”孩子为什么懒?“别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好?
其实这个“懒”是我们做父母的培养出来的,当我们意识到孩子“懒”时,我们已经错过了孩子的最佳劳动教育时期。从小我们注重孩子的学习培养,注重孩子们的艺术培养,注重孩子们品德培养,却忽略了孩子的劳动培养。孩子小的时候我们觉得孩子还小,大点了觉得孩子各项学习太忙,突然有一天,发现孩子在家什么都不干,可以说连东西掉地上都可以绕着走,猛的发现,自己的教育缺失了最重要的一项“劳动教育——感恩教育”。没有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孩子的责任感不强,对任何事情视而不见,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显然这对孩子以后的工作生活会带来不良的影响。那么发现孩子“懒”,就要抽掉孩子“懒”筋,让孩子知道自己是家里的`一份子。例如:家里是否干净,是要大家共同打扫;一日三餐,一起努力会更加美味;一起晾晒衣服,可以促进亲子关系。可以与孩子一起完成的家务太多了,要与孩子共同参与,而不是命令式的让孩子去做这做那。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孩子眼里有“活”了,不用你叫,可以主动帮忙做一些他们想得到、做得到的一些家务,从“无视”到“参与”再到“主动”。这意味着,孩子初步建立了责任感,有了劳动观念,有了劳动习惯,懂得了感恩。劳动成果可以让孩子感觉到快乐,从而锻炼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能力。
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观后感(精选篇12)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慢慢有了独立意识,提出保护隐私的要求是正常的。作为家长应该关注和接纳孩子的`情绪,给予孩子支持和关爱,而不能通过窥探孩子的隐私来管理孩子。
家长要注重学习和运用科学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翻版和延续,我们要注重给孩子提供机会在自然中探索,在活动中学习成长。我们要意识到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观后感(精选篇13)
今天,学校组织观看了家庭教育《中国传统家庭教育内容与方法的传承与》视频线上讲座活动,收获颇多,感概万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如何传承家庭教育的良好方法与运用?个人感受适合自己家庭的为最重要,凡事从家庭做起,从小事做起,执行制订好的规律,家长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传承家庭教育的方法与运用。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鼓励,多给孩子欣赏的目光,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有利于增强父母对孩子的信任,多给孩子以欣赏有目光,就会看到孩子与众不同的长处和优点,看到他一点点进步。
通过学习视频讲座,我更懂得要对孩子的鼓励、坚持、肯定、耐心引导、平和看待,孩子就会把自己的优点发扬更大。
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观后感(精选篇14)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一生中最早接受到的正规教育,搞好小学教育,对于孩子从小培养形成健康地品行和良好地学习情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开好“头”至关重要,它有时可以决定一个人的人生以后走什么样的道路,决定一个人今后的品行如何。小学生像春天的花朵,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纯真无瑕,而分辩是非能力差,同时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及摹仿接受能力。因此,应根据小学生的特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善于引导,想方设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爱好,促进小学生茁壮成长。
如何教育和培养自己小学阶段的子女是每个家长共同期盼解决的问题,在此我愿把教育孩子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和分享,抛砖引玉,以便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方法。
一、注重孩子人文品行的培养与塑造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崇拜和摹仿的对象,是影响孩子行为习惯最重要的信息来源。孩子的言行举止无不体现着家长们的思想意识形态。家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是非标准待人处事的态度道德观念等诸多方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对孩子今后人生道路的成长影响深远。“当父母不简单,当好父母更不简单”。因此,作为家长应以身作则,自觉加强修养,言传身教地将有关尊老爱幼,相帮谦让,宽容大度,待人以诚等优良传统道德品质的实践活动示范于孩子。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使孩子真正做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要培养和塑造孩子良好个性品质,家长自己还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孩子树立的学习模范,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惟独这样,才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发挥自己独特的教育作用。
二、采纳“严宽”相济,因势利导的教育方式
大学者胡适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如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严格教育。无形中造就了孩子这种“娇生惯养”“自私”“以我为中心”的性格特征。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管教,简单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这个阶段是教育的要害期,这时我对孩子采纳以严为主。教育孩子知道理,明德行,老实守信,不染恶习,从要求孩子不说谎话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洗碗筷扫地等家务。呈现问题时,要因势利导,及时对孩子赋予严格指正,使孩子在明白道理中产生深刻印象,在挫折磨练中会慢慢体会人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哲理,更能够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树立方向。同时,要注重跟孩子进行交流,对孩子采取爱而不娇,严格而又宽容民主的态度,孩子的性格情操大多会表现为热情直率活泼独立大胆自信,既不屈服又尊重别人。这个阶段培养孩子的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意识
作为刚踏进校园的孩子,要教育孩子立大志。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惟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明确方向,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因此,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而贪玩是孩子的`本性,需要家长催促和引导,让孩子养成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课专心听讲,课后及时复习,认真完成作业,独立思量,勤学好问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坚固掌握所学知识。同时,配合学校的要求,根据孩子的特性,制订计划,同步抓好孩子德智体等方面的教育。老师要求家长天天签字是很有道理的,这是催促和了解孩子的有效方式,是联系学校和家庭的一个互动的平台。家长可以及时了解掌握学校的教学安排学习内容学习进度,孩子在校的表现等,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与孩子一同分享老师的表扬,告诉孩子要再接再厉;与孩子一起分析表现不好的地方,告诉孩子为什么那样做不好,以后该怎么做。在实际生活中要随时随地注重磨练孩子的意志品质,培养独立意识,善于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激励孩子克服艰难,努力实现目标,不断增强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帮助孩子全面真实地熟悉自己,形成良好的持之以恒的学习生活习惯。
四、激发孩子的学习爱好,开发内在潜能
爱好是孩子成才的动力。小学阶段孩子的理想信念尚未形成,因而学习的动力,多靠已形成的爱好左右。小学时期的学习,要有伴随愉悦的体验。要告诉孩子“学习真快乐”。其实人生的乐趣就是求知,心理学家钻研发明,知识的获得对未知世界的了解构成了人类的精神享受。在福建的一所奥林匹克学校,学校的校训不是我们常见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而是“数学好玩”。这就抓住了孩子好玩的心理,让孩子觉得学习数学不是一件难事,而是一件好玩又令人开心的事情。因此,在寻常的家庭教育中,要善于引导,创新条件,尽量把学习的内容应用到生活和游戏中去,让孩子感到学习的乐趣。如孩子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我们都会表扬她:表现不错!很有进步!这个主意太好了!想像力真棒!你可以当爸爸妈妈的老师了!等等,让孩子感到快乐,觉得很有成就感。做得不够好时,我们会殷切激励她说:相信下次会做得更好。孩子的学习情趣在无形中得到充分激发。积极的学习爱好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和内在潜能,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达尔文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究的坚韧,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孩子有了爱好,有了信心,学什么都会变得简单起来。
五、坚持课余学习相结合,注重艺术教育的熏陶
知识是需要不断累积的,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除在学校汲取知识外,我们还为孩子在课余制订了学习锻炼计划,让孩子参加爱好班培训。如练习口算背诗词阅读文章演奏古筝绘画声乐武术等内容,按学期周末交替进行,不断扩大学习视野,增长了不少知识。特殊是引导孩子把爱好触角伸向艺术领域,接受艺术教育的熏陶。美国教育专家曾指出: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音乐的魅力在于它能使生活更有情趣,思维更有创意,学习更有效率,人生更加丰厚;真正具有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养人才,是既要具有专业知识,又要具有审美和包括音乐在内的文化艺术修养。因此,注重对孩子的艺术教育有助于智力开发,通过调节左右脑功能,促进发育,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记忆力和注重力,激发孩子的学习情感,提升鉴赏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为孩子智力发展和完善型人格的形成打下基础。
六、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培育孩子的健康心理
我们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也需要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作为父母,应起到表率作用。我们在家都喜爱学习并能长期坚持,不管书本知识还是网络知识,我们有意识地在家中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如多读书多看报,这样对孩子起到了潜移默化地作用。并努力给孩子创新一个学习小乾坤,使孩子感受到读书是种享受。同时,我们注重培育和塑造孩子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帮助孩子从容应对挫折和挑战,培养孩子的乐观精神,使孩子将来在逆境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意志,能从坚韧不屈的斗志中对抗挫折,百折不挠。俗话说:宝剑锐利,从磨砺出;梅花清香,自苦寒来。一切创新与发明以及事业的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艰难,才干实现。让孩子用良好的心态面对现实,真正去创新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尽不懈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学习,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协调发展,紧跟时代脉搏,成为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高素养人才。
观看家庭教育公开课第十期观后感(精选篇15)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生活。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以及身体素质,是良好教育的根本。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必须承担起社会的重任,不辜负父母、老师的期望,在学习的必要前提下,首先要保证身体的'健康!
通过观看这次教育讲座,深知:运动是发现和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精神娱乐的重要。
青少年爱玩是天性,学习是被动,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创造优质的学习态度,为了让同学们在枯燥的学习之外拥有更丰富的体育精神和课外生活,因此发展体育运动也变得十分重要了。
正如教育讲座中所说的:同学们可以在体育运动中开发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创造和发现新的运动方式,这也是开发创造潜力和想象力的一种。而家庭运动习惯也是培养孩子的一种教育观,既可以强身健体,又为孩子分散学习中的压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不论是学生还是大人来说,精神方面的需要要大于物质方面的需要,人们需要强身健体,更需要精神上的享受,则形成了一种全民家庭运动教育。它对孩子学习上压力的分担,也对大人工作辛苦的排泄都是一种不错的调节。
所以,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在于生活,我们要不断地发掘运动中的理念和从中获得的道理,运用到学习中和生活中,让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更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