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500字以上
春节,特殊时期以特殊的方式过年,是对祖国的一份贡献。那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500字以上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500字以上优秀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500字以上(精选篇1)
藏在春节数字里的中国梦
中国梦,我的梦;中国梦,无时无刻不在的梦;新春佳节,让我们细数藏在春节数字里的中国梦。
大年初一,“一片丹心”诠释的是“我将无我”的为民情怀。一场开在大年初一的政治局会议,“再研究、再部署、再动员”的防控措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动员令,无一不充分体现了“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为民情怀。无论是抗“疫”前线一往无前的白衣天使,还是训练场上一身是胆的铁血军人,亦或是实验室里一丝不苟的科研攻关者,他们都在用实际行动上演着感天动地的“为民史”。如此,人民方得安康!
大年初二,“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不变的是只争朝夕的奋斗。从“玉兔二号”月球车成为人类在月表面工作时间最长月球车,到“雪龙”号“雪龙2”号首次“双龙探南极”,再到台山核电2号机组具备商业运行条件,体现的是不停歇的创新步伐。从第二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澳门回归二十周年,再到经济总量接近100万亿人民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的“两个数据”,折射的是四海欢腾、盛世中华的非凡场景。凡此种种,无不是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奋斗成果。在即将投身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之际,我们自当更加争分夺秒、奋勇争先。如此,盛世方得长久!
大年初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更加坚定了走生态文明之路。忆往昔,“以来,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5%,中国对全球植被增量的贡献比例居世界首位。从曾经万里飞沙的毛乌素沙漠,到被称为“中国魔方”的草方格,中国创造的“绿色奇迹”,让世界刮目相看……”观当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治本良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为新时代新发展指明了方向。行未来,我们自当持续用力,驰而不息,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建设生态文明。如此,美丽中国方可实现!
大年初四,“四海皆兄弟”的共赢理念,充分说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网络;“四叶草”形状的进博会场馆;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国之治”的新境界,都充分诠释了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体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的大国担当。同时,今年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改革开放点石成金,昔日小渔村,已成长为充满创新活力的现代化大都市,更加进一步说明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是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顺流而上、顺势而为。如此,发展才会越来越好!
大年初五,“五次夺冠”的辉煌,永远激荡着每一位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怀。回想起中国女排赛场上的永不服输、中国球迷的彻夜欢呼、夺冠后的喜极而泣,背后的强大动力是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这一切,汇聚成礼赞新中国、奋斗新时代的前进洪流,给我们增添了无穷力量。”正因有爱国情怀的动力,“胖五复出”,中国“最强火箭”成功发射;口径500米的“中国天眼”正式运行;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联通三地……爱国,是永不退色的最强音。如此,民族才挺直了脊梁!
大年初六,“六百年故宫文化”彰显的是五千年文明古国的文化自信。600年紫禁城的沧桑与辉煌,见证了中华文化的熠熠生辉。同时故宫文化的“推陈出新”更给我们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启示。新时代传统文化要“新”,研究阐发要“创”,要把握精髓“守住神”,阐发出符合时代需要的新内涵、新价值,创造性转化,使其历久弥新。新时代传统文化要“活”,公共普及要“创”,优秀传统文化不能只印在书本上、躺在书斋里,只有走向社会、走进人心,才能发挥以文化人的作用,借助全媒时代,将旧文化打造为新网红。新时代传统文化要“走”,开放交流要“创”。既要“走出去”,用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文化,又要“请进来”,促进多种文化融合发展,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如此,文化自信自当水到渠成!
大年初七,“七与启,开启征程”,逐梦路上,我们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新春启程,未来可期。“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大年初七,周而复始,万象更新。我们经历了新中国70周年华诞,海军、空军成立70周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我们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战疫情;面对即将迎来的第七个国家扶贫日,我们全力吹响决胜全面小康的冲锋号;十三五收官之年,我们定将交上人民满意的答卷,不负韶华再启程。如此,实现中国梦指日可待!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500字以上(精选篇2)
【客家子弟的过年记忆】
过年,是中国人的春节,作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是最热闹的节日。每至年关,东南西北的人们都要卸下一身的风尘回家过年,相聚一场繁华的味觉盛宴。收红包、穿新衣、放鞭炮、贴春联早已成为儿时最深刻的记忆,深深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辞旧迎新、团团圆圆是中国人始终信奉的幸福标准。小年一过就开始各种忙活,大扫除、购年货、煎炸蒸煮,尽管习俗千差万别,却承载着共同的希冀。那些烙印在心中的味道历久弥新,那些藏在“年”里的故事也代代相传。
我是地地道道的客家人。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成员,是一个具有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中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泛,影响最深远,人数最多的民系。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客家本系中原汉人,因战乱、灾荒等原因,经豫、鄂、皖等辗转南迁,渐次定居在赣、闽、粤三角地带,后来更远播于海外。赣、闽、粤三角地带是客家的大本营,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处在大本营的最前端,中原汉人南迁进入现在的客家区,最早就是定居在宁都一带。因此,宁都便成了客家祖地。肖田吴村地处宁都最北端,是赣南的“北极点”,也是客家祖地。这便是生我养我的故土。
肖田乡吴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北面,距县城75公里,东邻南丰、广昌县,南邻洛口,西接东韶乡,北连宜黄、乐安县,系四县交界处。这里是赣江源发源地,一条小溪过梅江,贡江直接汇入赣江。这里群山绵绵,山清水秀,风景优美;这里民风淳朴,日出而作,日落而居,是江西省食用菌生产基地。
因为家乡偏僻、落后,我们三兄弟毕业后一直在深圳打拼。将近20年了,每年春节放假后,便从深圳出发,乘火车或汽车回宁都。近10年因宁定高速开通,三兄弟都各自购买了小汽车,年年挤入春运的大潮中。
回到老家后,第一件事情便是打扫卫生。房前房后,楼上楼下,通通都打扫一遍,全家动手,不分男女老小。往往需要一天或两天时间完成。
第二件事便是做肉丸。宁都县是个客家迁徙之地,逃避中原战乱、饱受迁徙之苦的宁都客家人,期盼着太平盛世,渴望举家团圆,永享安乐宁和,特地制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带有浓厚喜庆色彩的风味美食,那就是团团圆圆的客家肉丸。宁都肉丸中的猪肉丸和鱼肉丸是宁都客家过年或办喜事必做的一道菜,意指团团圆圆、美满幸福。剔除鱼骨,留下鱼肉,按比例加上红薯粉,然后煮好鱼肉丸子供过年使用。
第三件大事便是准备年货。杀鸡杀鸭,备好白酒,自酿“客家娘酒”。糖果花生瓜子及各种小吃,鞭炮、对联、红包、小孩子新衣服等等,小年农历二十三便祭祖膜拜,农历二十九家家户户都要沐浴更衣。客家娘酒又是客家一绝,据《嘉应州志》记载,早在宋代以前就有“老酒仍烦为开瓮”的诗句。客家人用糯米放入蒸笼蒸成饭加入酒饼和红菊发泡来酿酒,称这种酒为“扒酒”,因这种酿酒呈暗黄色,被称为“客家黄酒”或“客家娘酒”。
第四件大事便是过年。大年三十,家家户户祭祖过年。对联、红包、鞭炮则是大放异彩,有的村落晚上还放鸟枪、火炮之类的,镇压各方妖魔。年夜饭,是春节习俗之一,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拜祭神灵与祖先后团圆聚餐。团年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团年饭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有鸡(寓意有计)、鱼(寓意年年有余)、蚝豉(寓意好市)、发菜(寓意发财)、腐竹(寓意富足)、莲藕(寓意聪明)、生菜(寓意生财)、生蒜(寓意会计算)等以求吉利。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餐。所有的恩怨在这一刻化解,所有的祝福与希望在这一刻升起。
第五件事便是初一开门大吉。当新年的钟声响起,农村每家每户便祭祖祷告,放鞭炮祝贺来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更上一层楼。早上8点祭完灶神,便吃汤圆,全家都要吃的,并且这天不能讲粗话脏话,更不能打架吵嘴等等。过了年初三,老家开始在庙宇唱大戏,我们这边叫赣南采茶戏,本土味浓烈。各家各户的亲朋好友便来拜年,并且来看戏,主要是团聚交流,增强相互间的感情。宁都采茶戏是江西省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宁都是客家人最早的聚居地,客家先民孕育着客家艺术,客家采茶戏吸民间艺术之养料,采中原及其他剧种之所长,经长期交流和相互影响,逐步从三角班演变到半班、半整杂乃至行当齐全,剧目、音乐丰富的大班,现已列入全国320多个独立的地方剧种之一,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
“百节年为首”,与全国多数地方一样,客家人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过完初三,大家便可各奔前程,又为工作和事业忙碌了,等到元宵节再次相聚,共享开心幸福一刻。中国的春节,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贡献,是送给全人类的一份厚礼。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500字以上(精选篇3)
【小井村里看“年戏”】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小井村地处徒骇河下游的鲁西北地区,村名与水有关。据《高唐县志》记载,姚氏始祖于明朝隆庆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于前人所建的小口井旁,故得村名“小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缓缓流淌的徒骇河水,不仅滋润着这方人的血脉,更塑养了鲁西北人的地域性格和人文艺术细胞。
还记得许多年前,大队里没有电视,很少有电影,大伙最期待的就是过年时的大戏:主打节目是现代京剧《红灯记》,还有吕剧或河北梆子等。《红灯记》是一部歌颂抗战时期中国人民与日寇顽强斗争的现代京剧,介绍的是在东北某城市,铁路扳道工人、中共地下党员李玉和,接到“把上级党组织送来的密电码转交给柏山游击队”的任务,由于叛徒王连举出卖,李玉和被捕。“本不是一家人”的李奶奶、李玉和、李铁梅三代继承革命事业,在邻居慧莲一家的帮助下,机智地完成了任务,配合游击队全歼尾随而来的日伪军。
一进腊月门,大队里就组织起两套人马,一套是“搭戏台”的青壮年队伍,一套是准备演出的“戏剧班子”。戏台搭在学校对面,坐北朝南,是一个三面挖沟堆起的二十几个平方米的土台子,四角栽几根木桩,上面用几块草席搭棚,前后隔开。搭建戏台之日,也就是百姓文化、精神生活活跃之时,戏台不但联络了乡亲们之间的感情,而且还开垦了乡土文艺的土壤。演员就在识字较多的年轻人中间选拔:同姓的玉青姐是大队的“赤脚医生”,身材苗条、面若桃花,爱好文艺,是扮演“李铁梅”的第一人选。那根又粗、又长、又黑的大辫子,好像就是为她演戏而生的;美菊哥中等身材,走路急缓有序,说话铿锵慢语,阳刚之气十足,胜任了“李玉和”的角色;庄东头一位辈分较高的王姓青年妇女,干练利索,唱腔圆润,扮演了“李奶奶”的角色;院中的振英叔幽默滑稽、能说会道,办事灵活,演起了“鸠山先生”……“保台”的乐队也都是本大队的人,锣、鼓、镲、铉、笛样样齐全,京胡、二胡的伴奏者,不懂音乐全凭“耳音”找感觉。打底鼓的指挥是长剑爷爷,文质彬彬,性格和善,也是我最佩服的长辈之一。全场人员都听他指挥,只见他右手敲击底鼓,左手有节奏地摇动竹板,底鼓体积不大但声音响亮清脆,是全场吹拉弹唱的“口令”,那气势也不亚于率领千军万马“攻城拔寨”。为演好大戏,乡亲们各显其能,日伪军的刺刀、游击队员的手枪以及红缨枪都是木匠们的杰作,用墨汁染色后,都像真的一样。
正式演出一般从腊月二十八晚上开始。天色渐暗,伴随着孩子们呜哇呜哇的喊叫,咚咚咚、锵锵锵、嚓嚓嚓、咣咣咣,锣鼓开场,演员在后台也开始用胭脂油墨化妆。听到响声,在家里刚吃完晚饭或正吃饭的人们,那些炸完藕盒、刚把猪肉煮进锅里的婶子、大娘们,就着急起来,往锅底紧添几把柴火,拽起外庄来看戏的亲姑、亲姨就急急忙忙往外走;吸烟的老人猛抽几口,将烟锅里的旱灰在鞋底上猛叩几下,抓起外衣三步并作两步直奔戏场;步履蹒跚的小脚老太太也拄着拐杖念念有词地往前赶;孩子们隔着院墙大声喊叫,招呼伙伴们一路小跑出了门……一个“戏”字,几乎勾跑了人们的“魂”。看戏的人群中,不但有自己大队的,也有方圆十多里地的乡亲。一个小板凳,或者两块砖头、中间横垫一根木棍就是乡亲们的标配。大戏开演前,大家三五成群,老人们高声谈论着当年的收成和来年的年景,大姑娘小媳妇显摆着身上棉裤、棉袄等略带喜气的打扮,孩子们手持烟火“噗拉筋”追逐打闹,戏台前一片喧腾。
金属的流音激荡心扉,鼓点的激越豪情壮志。铿铿锵锵的锣鼓熙攘,红红火火的庄户大戏,把鲁西北风调雨顺的年景,欢声笑语的喜悦,六畜兴旺的富足,都搬上了民间大舞台。一年的酸甜苦辣,在唱念做打中潺潺流走,一生的幸福期盼,在悠扬声韵中袅袅升华。每一锤撼天动地的锣鼓,每一句饱含激情的欢唱,每一声逗人捧腹的爆笑,至今历历在目,成为阅读乡愁的永恒场景。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500字以上(精选篇4)
【回眸】
日月其迈,岁序更新,年关将至,思绪万千。回眸过往,关于过年的记忆如清泉在心中缓缓流淌,无声地感受岁月的变迁,唤起心底最纯真的情愫。
儿时最清晰的过年记忆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农村居民生活还比较艰难。我家在当时算是家境较好的,过年的时候相对好一些,可其他人家过年就不那么轻松了。腊月二十九那天,表叔愁眉苦脸地来了,一进门就低着头喃喃地说没钱过年。父亲沉默片刻后,打开锁着的抽屉拿出三张十元的钞票递给他,表叔接过钱,头也不回地走了。腊月三十那天,姥爷匆匆赶来,从盖着塑料布的篮子里拿出几条鱼,小声告诉母亲:“赶紧给孩子们炸了吃。”三十中午母亲就开始蒸面食、蒸年糕、炸丸子、煮肉冻,面食有糖包、花卷、面鱼等,年糕是用小米面和红枣做的,丸子是用面糊和萝卜做的,肉冻是用纯猪皮来煮。父亲则开始切白菜、切肉,准备除夕晚上的饺子馅儿。大人们各自忙活着,我和姐姐在一旁玩沙包。准备炸鱼时,母亲悄悄告诉姐姐去关上大门,等炸完了再打开,母亲是怕邻居家小孩闻到鱼味儿找来,但是只有几条鱼又不够分。
除夕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收音机里放着吕剧《借年》。父亲说,他小时候过年时饺子不够吃,奶奶给每个人盛上大半碗汤,汤里只有四五个饺子。大年初一凌晨四五点钟,睡梦中的我就被母亲叫醒,要起来吃饺子了!母亲为我穿上新衣服,头上戴上海绵花,我揉着惺忪的双眼,跑到镜子前去臭美一番。起床时天还不亮,外面就有鞭炮声响起来,噼里啪啦,越响越多。刚吃过饺子之后,就开始有堂哥堂嫂来拜年了。拜年是要跪下磕头的,还要说一声“过年好”。
大年初二,全家要去姥姥家拜年。父亲骑着自行车,车把上挂满了大包小包,母亲坐在自行车后面,我坐在横梁上。一进门姥姥就给了我五块钱的压岁钱,舅妈们又每人给我两块钱的压岁钱。这在当时,这个压岁钱的数目并不算小,只是那时压岁钱并不能归小孩子所有,回家后得如数交给父母。
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已吹满大地,农村居民的日子逐渐好了起来。过年时几乎家家有肉馅儿饺子吃,孩子有新衣服穿;表叔不再来借钱了,家里还买了电视机和摩托车;舅舅家表哥来拜年,带来舅妈包的饺子是纯肉馅儿的;母亲炸鱼也不用关门了,而且不光炸鱼,还要炸藕合、炸肉、炸虾。哥哥中学毕业后写得一手好毛笔字,于是在过年前就有邻居乡亲不断来找哥哥写春联,大家在等哥哥写春联时顺便拿几颗糖果吃着,抓一把瓜子嗑着,边吃边说笑,场景非常热闹。父亲也早早地把一对大红灯笼挂在大门口,灯笼在微风中摇曳,为新年增添了祥和欢乐的气氛。
九十年代初期,父母搬到了城市里居住,年过得更加丰富多彩了。父亲每年都要买很多漂亮的烟花来燃放,就是图个高兴。母亲准备的过年食物也更丰富繁多了,鸡鸭鱼肉虾,各种蔬菜水果、干果,一应俱全。大年初一,父母也不再宅在家里等人来拜年了,而是去广场看秧歌舞表演。
以后,我们家下一代的孩子陆续出生,家里的人口增多,也更增添了许多欢乐。只是这一代的孩子们从不盼过年,因为过年跟平时没有多少差别,好吃的随时有,新衣服随时买。年初一,大人也不会叫他们早起床,而让他们睡到自然醒;孩子们收到的压岁钱都是成百的,大人们也不要,让他们自己存放着。再后来,科技通讯越来越发达,给亲朋好友拜年不仅可以用电话拜年,还能通过网络视频拜年了。
通过网络给老家的舅舅视频拜年时,舅舅正穿着崭新的衣服端坐在皮沙发上,面前的茶几上摆满了橘子、葡萄、火龙果等各种水果。舅舅说,现在老家也不兴磕头拜年了,移风易俗新风尚,见面互相问声好。表叔家也盖起了二层楼,还在微信上给孩子们发来了大红包,还说等过完年天暖了就来看哥嫂,以前他困难时哥嫂没少帮他。年年岁岁,岁岁年年。
__年,这一年的春节不一样。这一年,人人隔离在家中过年,不能走亲访友;这一年,广大医护人员和其他防控工作人员日夜奋战在第一线,不能回家过年……
的春节,仍会是一个不平凡的节日。新冠疫情形势仍然严峻,仍然要做好防护防控工作,不可松懈。但我相信在众志成城之下,我们依然能安然无恙地度过这个严冬,依然能过一个祥和安康的年。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500字以上(精选篇5)
【过年 拜“茶树”】
过年习俗,全国各地各不同。我们老家,过年回家都要拜“茶树”。
这次,我回老家看到了久违的茶树,那青山绿叶中绽放的小白花,就像久别重逢的亲友,激起了我思乡的涟漪。
我的家乡赣西上高县有著名的千年古刹南港大庙圣济寺,也有世界闻名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江西蒙山太子壁银矿遗址(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三大),还有上枚村的上枚书院(全国最早的乡村私塾),更值得我赞美的却是萦绕在我心空飘香的茶树。我的家乡茶树历史悠久,传说是岳飞带过来栽种的。当时,他要下江南到上高县南港镇寨下山上剿灭异党李仙姑,聪敏的仙姑敬仰岳飞,在假意迎敌后,撤兵逃往海拔1088米的蒙山躲避。就这样,让岳飞也多了几份困惑和纠结。为了“困住”仙姑打持久战,岳飞就地种植了茶树,三年后,满山的茶树挂果了。仙姑知道自己的命数已定,就在蒙山顶峰化作一团白云,从此,蒙山顶峰就叫“白云峰”。小时候,我不但喜欢听母亲讲这个传说,而且还缠住母亲要去白云峰看个究竟。事实上,五月的蒙山顶峰,我看到的只是一片红彤彤的杜鹃花,高高大大的花树,与半山腰和山脚下,郁郁葱葱的茶树,相映成趣。
我记得清楚,在入小学之前,一个蘑菇生长旺盛的季节,约莫五六岁光景的我和同村两三个小伙伴约好去茶树林采蘑菇。由于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母亲一直阻拦却温和地说:“去了就要带好斗笠,打雷下大雨,你就要赶紧回来,好吗?”母亲同意后,我头戴父亲编织的斗笠,手挎父亲制作的青色竹篮,向着蒙山茶树林进军。当时,真有点感觉自己也是一个岳家军!一路蹦蹦跳跳、嘻嘻哈哈,有意在路边上溅水花玩。我们到了“大庙”(如今,这里无法再见到寺庙,只有隐隐约约的一些残砖余墙和萋萋芳草),进入茶树林,我就挑一棵大的树,蹲下来,开始采蘑菇。翻开杂草,红土地上果真有不少白里透红的茶树菇。我抓住一个又一个,丢进竹篮里,真的像在收获战利品一样快乐。可气的是,就在我满心以为自己就要大功告成时,一个叫毛崽的小伙伴却说,要来玩躲猫猫。我们按照“石头剪刀布”定下了第一个藏起来的人,大家分头去找。在茂密的茶树林里,我第一个找到了“藏起的人”。按规定,他要给我一个蘑菇作为“奖品”。可是,他死活不肯,结果,我们就这样又开始了采蘑菇行动。虽然蘑菇奖品没有得到,却得到了认可。大家都说我很厉害,能够包容别人的错误。事实上,我这次学会了原谅别人和尊重自己。
雨天,我们到茶树林采蘑菇、玩游戏;晴天,去茶树园里放牛、翻跟斗又是一件快乐事情。春天,茶园是我们的乐园,在树林里追追打打,与花草凝眸,共树木欢笑;夏天,茶园是我们的迷宫,在茶园东躲西藏,让快乐飞翔;秋天,茶园里留下我们采茶果的儿童岁月;冬天,茶园成了堆雪人打雪仗的故事园。
家里有一头膘肥体壮的水牛,是我第一个“动物朋友”。父母要去劳动,我就成了牛的真正小主人。每天早晚,我都要牵着肥耳大眼长尾巴灰色水牛悠悠地走出村庄。有时候,我也会尝试着骑在牛背上,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牛童。当然,我第一个想到的去处就是茶树林,那里有着天然的牧场,很多杂草,适合喂足牛肚子。父亲告诉我:“牛的肚子,鼓鼓的,就说明吃饱了,可以牵回家。”每当看到牛肚子圆圆鼓鼓的时候,我就喜欢伸手去摸一摸,一种软软酥酥的感觉,很惬意。此时,我也会来几个翻筋斗,自娱自乐一番。当然,倘若天热,我还要给牛“洗洗澡”。就是牵着它到附近水塘里洗净身上的泥垢和污浊。有时候,泅牛也很有趣。就是让牛浸泡在水里,看牛“游泳”。仔仔细细检查发现牛很干净后,我认认真真看着牛儿出浴。那种感觉,是真的只有体验过的人,才会感受到的美好。现在娃娃店里毛茸茸的玩具,难怪小朋友们都喜欢,这可是天性啊!那时候,我们只能“玩牛毛”!于是,我也就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一有时间,只要牛儿需要吃草,我自然第一个担当赶牛任务。把牛儿服侍得清清爽爽、熨熨帖帖。一头牛,好像在我成长过程中,陪伴了近五年。
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看不到我的“牛友”,我曾经大哭过一回。母亲抚摸着我的小脑袋,边带着哭腔边述说:“牛儿是去老家了,见它的爸爸妈妈去了!”我似懂非懂,眨巴眨巴眼睛,摇了摇小脑袋:“那我也要去牛的老家!”对牛的友好,让我多了一份善良和期待。
几十年后,我成了一代人的“前辈”,自然就有了许多对待生命的新感悟新智慧。
我们老家的茶树采摘时间一般是秋季的第二个月,叫寒露茶籽。据说,这种茶籽的油脂营养更全面,适合所有体质的人吃。之后,榨茶油的时候,我们喜欢围着油榨转。老家的油榨设在河岸的小坝边,主要是借助水力推动油榨。榨油有五道程序:剥茶籽、茶籽加热、压碎茶籽、上榨、打油。每道程序都有严格的工艺要求,或者温度、或者力度、或者高度等,第一榨由师傅亲自上阵,之后每一榨,也要有榨油师傅在旁指导才行。我看到榨油情景,师傅们汗流浃背时,油槽里开始流出香喷喷黄澄澄的茶油来。这时,我们这些小看官又在一边呼啦呼啦啧啧赞美起来。得到了榨油“观感”体验后,的确有种开阔了眼界的感觉。心想:吃点油,真不容易啊!难怪说茶油贵,单单是几套程序,就足矣让人感到劳动最光荣!
进入初冬后,家乡的茶籽树会开花,满树的白花,好像是给冬季穿了一件纯白新衣,在满山的青黄色渲染下,茶花显得十分美观大方。也有远道而来的城里人,携老带小,特意进茶树林赏花观景,摄影留念。此时,既有美景可看,又有美食可吃。我们把这个季节当成是吃茶饼的天,我们围绕茶林转,目的是寻找有茶饼的茶树。茶饼其实就是长得白里透红的茶树叶,有一层厚厚的肉,我们最喜欢一摘到茶饼就往口里扔,先饱口福,不等细嚼慢咽,三两口就下肚了。那时,真的是饿怕了!有茶饼吃也算是大自然的一大馈赠吧。后来,读了书,才知道,茶饼是茶树叶得了一种寄生病,才导致“膨大”成饼。但是,小时候的我们的确享受到了这种“生态食品”,至今,望着茶林还常常想入非非,盼望得到一两个茶饼呢!
每当过年,茶树林中,就有人们陆续祭拜树神。改革开放后,这种风俗渐渐远变成“看林护林”。又是一年春节前,眼前似乎出现了家乡人民穿红戴绿穿梭在茶树林中,喜迎春节的情景。春节前夕,我再次登山,在家乡的油茶树下,心里默默祝福,家乡人民安康美好。
家乡葱葱茏茏的茶树,是红土地上定格的最美的乡愁吧?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500字以上(精选篇6)
【春节印记:老家的年】
又是一年春节时。
春节,对于每个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特别的情怀。对于家庭来说,无论工作多忙,无论有钱没钱,春节是一个阖家团圆的节日,不论多晚都要回家过年,带着妻子,领着孩子,提着礼物,和爸爸聊聊工作,和妈妈唠唠家常,贴春联、挂灯笼、蒸馒头、包水饺、走亲戚等,是最为盛大的节日。曾经,刘德华的一首《回家》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春节,对于亲朋好友来说是一个难得的相聚机会。大家聚在一起,嘘寒问暖,交流见闻,天南海北,畅所欲言。对于故乡来说,春节是一个游子回家的期盼,哪怕山高路远,哪怕一票难求,游子都要回家,因为故乡承载了太多的记忆、牵挂。记得看过一首微诗:故乡很小,小得只能容下两个字。简单一句话,但韵味悠远,寄托着游子对故乡所有的感情。
一进腊月,年味就渐渐浓了起来。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孩子们热切盼望期末考试,因为寒假可是他们的天地。盼望着,盼望着,寒假终于来临了,手里高举着奖状一路飞奔回家,大人们看到孩子取得一个不错的成绩,自然很欣慰。放假了,大街上满是小伙伴的身影,男孩最喜欢的自然是鞭炮,奶奶早就给我俩准备好了,我和堂弟拆开包装,逐个清点起来,总共多少个,每天可以放几个……我俩调皮得很,放鞭专挑晚上,躲在路口的柴火垛里,见有人过来点燃扔到人家脚下,然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逃离“犯罪现场”,结果还是被人家追上找家长。
农村大集别有一番滋味。最喜欢和弟弟缠着奶奶去赶集,我俩左右搀扶,哦,不,是绑架奶奶带我们去玩。孩子嘛,就是喜欢热闹,大集上,卖烟酒糖茶的、耍杂技的、写春联的、菜贩子的吆喝声、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摩肩擦踵的人群,好一派热热闹闹的景象。这时,可乐了我和弟弟,在人群中钻来钻去捉迷藏,急得奶奶到处找。记忆最深的就是卖鞭炮的小贩竞赛放鞭,嘴里还大喊:不响不要钱!当时恨不得将集上所有鞭炮都据为己有。一直到现在,鞭炮情节尚留心底,每逢春节,总拿外甥作掩护,过一把放鞭炮的瘾。
我们是村里的大家族。爷爷是个老八路,另外几个爷爷以前也都在公社里任职。父亲这一代有十七个叔兄弟,受特定时代影响,除四叔在部队、三叔在机关任职外,大都以外出打工为生。到了我们这一代,说来也巧,每年都有考取公务员、事业编、国企的,村里人都羡慕说:“大学生都出在你们家族了,祖坟冒青烟呀!”每逢春节聚会,这也是父辈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大年三十,一大早起来,姐姐和我帮妈妈和面、包藕荷、炸鱼、准备上供的物品。傍晚,两代人三十余人由爸爸带领,端着贡品、纸钱、好酒,都会去祖坟祭拜,来跟先人们汇报、祈福,除夕傍晚这次在老家称为“请先人”,意思是请先人们回家过年,大年初一傍晚,一行人再为先人们送行。
年夜饭最是隆重。每年都是在我家吃,二叔三叔全家悉数在场。晚宴丰盛自然不必说,最让我期待的是另外两件事:每年除夕,家宴上都会有一个固定的版块:文艺表演,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爸爸拉二胡,二叔吹口琴,三叔说快板,姐姐妹妹跳舞,我和弟弟表演相声……来拜年的人们都会说:“这活生生一个文艺世家呀!”
给长辈们敬完酒后,我们做晚辈的都迫不及待地给长辈们磕头,当然是为盼了一年的压岁钱啦!领完打赏,赶紧压在枕头底下,那时候天真地想:“真不想长大呀,那样每年都会这么无忧无虑呢!” 不过还好,父辈们现在还保留着给我们晚辈压岁钱的传统。吃完饭,女士们喝茶聊天,男士们拉开桌子打扑克,守岁嘛!
大年初一拜年不可少。一家人全体出动,兵分两路,去给村里长者拜年。那时候,我和堂弟很功利的,谁家给鞭炮就去谁家,预测谁给压岁钱进门就磕头,为此还闹过笑话,人家没准备,我俩硬是给磕头,害得人家破费……一进大门口,我俩先去捡拾地上没响的鞭炮,回家掰开把火药连成一排,点燃看火龙,在烟雾弥漫中,我俩笑得前仰后合。从初二开始,就开始走亲戚了,好吃的、好玩的,无尽地回味。
长大后,离开了生活十几年的小乡村,求学、工作,一直在外地,但每年春节都会在老家和家人一起度过,今年在外地我也有了自己的家,除夕我虽身不能到,但我相信:千里之外的牵挂和祝福,就是我回家的心路!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500字以上(精选篇7)
【那人 那街 那年味】
清晨关掉闹钟,手机屏保“2月3日立春”这几个字引入眼帘,划开屏保,“农历腊月二十二”让我瞬间清醒,都腊月二十二了。平时极少关注到农历日期,竟不知年味已经越来越浓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那些记忆里的年味。
想起那个“头可断,血可流,发型不能乱”的小女孩。小时候,临近过年,家里的老人都会千叮咛万嘱咐地交代“大年初一可不能梳头发呀”,都说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不能破坏。每年的大年三十,妈妈早早就会帮我洗漱好,急急忙忙地带我到街上的发廊编头发,即使每次我和妈妈都觉得我们去得很早,但往往发廊门口已经站着一个个小女孩了。好奇的我,都会凑近去看,因为每个小女孩头发的造型都不一样,有像花瓣的,有像烟花的。记得我第一次去发廊编头发,那是四岁的时候,兴奋了一整天,吃完晚饭就犯困了,可为了避免睡觉,把我的新造型弄塌了,我就如打禅式地坐在床上,背靠着床头“闭目养神”。爸爸妈妈看见了,想让我躺着睡,可是我始终坚持不能躺,发型乱了就不好看了。长大后,每当年三十看着邻居家的小女孩,从发廊编好头发回来,爸爸妈妈总会拿这个事来笑话我,在父母的眼里,我也仿佛看到了那个每天都在盼望着过年的小女孩。小时候的我们,分不清农历,只会每天询问父母,什么时候过年?还有多少天过年?过年好呀,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去发廊编头发、可以吃很多糖、可以拿到压岁钱、可以放烟花、可以吃腊肉、可以……
想起那条不宽,但是充满浓浓年味的街道。在家乡,虽然没有像城市街道两旁的树上都挂满了灯笼,但是临近过年,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琳琅满目的年货,总会让我们感觉过年啦!赶集,在家乡话里我们常说“赶场”,最接近年三十的那个集日,我们叫它“赶年场”。每年的年场,就是我们镇最热闹、最繁华的时候。早上天蒙蒙亮,街上的摊铺都已经被各种年货摆满了。接着马车、摩托车、小汽车,老人、大人、小孩,一家老小都来赶年场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时不时还会听到“咦,好久不见,你也回来过年啦?”“新年好,新年好,你们什么时候从广州回来的呀?”“给你拜早年啦,过几天来我家吃饭,我还没见到__,你见了帮我和他说,初五你们一起来我家,我们都好几年没见了,我们好好聚聚。”“老同学,是你呀,好久不见,来来,把你的电话号码给我。”通讯不发达的小时候,对于很多家乡人来说,赶年场不仅仅是采购年货的日子,更重要的是通过赶集,可以见到许久未见的好友、同学,通过年场,让大家有了聚会的约定,也有了重聚的喜悦。
想起大年初一可以跟随舞狮队伍,看一整天舞狮拜年的节目。小时候的我们,对舞狮是百看不厌,然而舞狮在我们镇是过年特有的活动。大年初一,一听到敲锣打鼓的声音,赶紧穿上新衣服,跟随鼓声去寻找舞狮队伍,生怕去晚了,就不能站在最前排观看了。主家通过放鞭炮以示欢迎,鞭炮声停,“狮子”就会摇摇头走进主家,向主人磕头拜年,最精彩的当然是“狮子”向主人“讨赏”红包了,有些主家为了营造更热闹的氛围,会把红包与酒、烟用红绳绑住,从家里的二楼吊下,想难住“狮子”。聪明的“狮子”会通过人梯的方式张开“大嘴”,“吞下”新年礼物,这时“狮子”的“眼睛”就会一眨一眨的,“晃”着脑袋,“摇”着尾巴,似乎在向主人炫耀自己的“战利品”,这时,围观的人群就会鼓掌起哄,好生热闹。对我们中国人而言,狮子是祥瑞之兽,舞狮能够带来好运,对于我们家乡人而言,新年请狮子进家,就会寓意着新的一年好运滚滚,财源不断,这是我们的心愿和祈盼。
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很多家乡人积极响应国家“就地过年”政策的号召,赶年场的人将会减少,舞狮的活动也将取消,但是,我们相信,隔着手机屏幕,我们的春节也会热热闹闹的,一切美好的事物也会如期而至!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500字以上(精选篇8)
【饺子——家的味道】
一直觉得饺子是最有年味、最有家的味道的美食,包饺子工序繁琐,费时费力,但为何国人这么爱包饺子吃饺子呢?为什么只有中国人这么偏爱的饺子呢?现在想来或许是饺子最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吧,特别是儒家思想,儒家倡导仁爱,推己达人,千百年来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家和万事兴,团结协作的价值观念更是深入人心。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和乡土情结特别浓重,亲情和乡愁更是千百年来中国文学的主题,而饺子这种美食恰恰把这种家庭至上,相亲相爱、团结协作的精神表现的淋漓尽致。饺子最有家的味道,最能代表家的温度、家的幸福,饺子也是最有仪式感的美食。现在想来饺子最大的魅力并不在吃饺子,而在包饺子,包饺子绝不是一个人的活,一家人都参与进来才能感受到包饺子的仪式感和幸福感,一个人包的饺子再美味却也是孤单和凄凉的,吃不出家的味道,更吃不出家的温馨和幸福。
小时候每当放假回家妈妈总是说今个晚上给你包饺子吃,那时生活在农村,刚解决温饱,物质匮乏,最爱吃的美食就是饺子,特别是肉馅儿的饺子。冬天放假后无论是朔风凛冽还是大雪纷飞,母亲都会让父亲骑着自行车到镇上去割二斤猪肉且千叮万嘱不要买血脖子一定要挑前腿肉,割完肉回来,父亲来不及烤烤火,便拿出磨刀石将那把用了多年的老菜刀磨的锋利无比,小时的肉馅儿都是自己动手剁的,父亲搬个马扎坐在门口的肉墩子旁,把猪肉去皮切块然后加盐水剁馅儿,一剁就是半个多小时。有时候看父亲额头上沁出了汗珠,我就接过菜刀接着翻剁,一直剁到父亲检验合格为止,腌上肉馅等着晚上包饺子。
夜幕降临,无论外面是风雪交加还是寒星冷月,温暖的小屋内总是一派忙碌祥和的光景,橘黄色的灯光下是一家人忙碌的身影——母亲忙着切剂子擀皮儿,姐姐包饺子,父亲劈柴烧火,我呢则剥几头大蒜捣蒜泥儿,一家人没有一个闲着的。在包饺子的过程中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有笑的拉着家常,忙碌中充满了温馨和幸福,包饺子让一家人紧密的聚在一起,心走在一起。至于吃饺子,那更是水到渠成的幸福,情景交融的美食享受了。包饺子要用心,吃饺子也要用心,我喜欢单纯的吃饺子,饺子也应该是餐桌唯一的主角,饥肠辘辘的时候吃一盘家人包的热气腾腾的饺子,喝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汤,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身心熨帖的呢?很不喜欢在饭店里点一桌子菜,酒足菜饱后再点几盘饺子冒充主食,打着饱嗝装模作样的再叨几个饺子,那样的饺子还能吃出什么味呢?简直是对饺子的亵渎,是暴殄天物!饺子馆里的饺子总不如家里的好吃,也吃不出家的味道,原因大概就在于此吧!吃饺子要专一,专一的吃饺子才能品出饺子的美味,才能吃出亲情的味道,才能吃出爱的味道,才能吃出家的味道!
居家最幸福的时光莫过于合家团聚在一起包饺子的时光了!而今年近不惑,对于饺子更是倍感亲切,只要有空就陪爱人陪母亲包饺子吃,特别是在周末的晚上。周末身心放松,心无牵绊,一家人安心聚在一起一块忙忙乎乎的包顿饺子,想想都觉得幸福满足!周末我买好包饺子的食材,妻子和母亲在厨房忙碌着,孩子们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父亲坐在茶几旁给孩子们削水果,我呢当然不会闲着吃现成的,我忙着打扫卫生拖地擦桌子,把家里打扫的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打扫完卫生再跑到厨房帮妻子打下手,冲洗盘子,捣蒜泥儿,拿醋碟......忙的不亦乐乎,一想到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坐在一起吃热气腾腾的饺子幸福感就溢满全身。吃饺子,不在乎什么馅儿,什么味,最让人心动的是包饺子的过程,一家人的身心凝聚在一起,充满了满满的仪式感和幸福感!当然了最诱人的当属大年夜的饺子,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围坐在一起包饺子,吃饺子,饺子把新年美好祥和的祝愿升华到了极致,饺子把家人们聚在一起,把亲情融合在一起,这或许就是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偏爱饺子的原因吧!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500字以上(精选篇9)
【过年】
古人创造的这个“腊”字,可真是太奇妙了。你看,一个日,一个月,日月相伴,寓意深远,意味着日日忙,月月忙,日出日落,月明月黯,这一切忙碌完了之后,就到了腊月底了,也就到了新年了。
故乡的年,好像从喝腊八粥就开始忙了。倘若再计较得仔细些,应该是从冬至就开始了。杜甫曾有诗云:“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农谚则更有普遍性:“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从以往过年才吃水饺来说,冬至之后就有了年味儿了。接下来的腊八节就有了春节倒计时的意思了。过腊八时,把熬煮的腊八粥留一碗,在之后的每顿饭里都放一点儿,俗语云:“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
一说起过年,就容易想起父亲母亲,想起老家的老屋小院,想起院里的石榴树以及树下的玫瑰花,想起家乡的左邻右舍街坊故旧,想起幼时一同淘气一同上学的伙伴儿。
旧岁再华丽,终究还是被时光浣洗成了记忆。我记得,一进了腊月门儿,年味儿就悄悄弥漫在天地间。虽然天上总是阴阴的,像是要下雪的样子,却总有一股子叫人喜悦的东西浸润在空气里,浸润在天上,地下,连房檐上挂的冰溜子都欢喜地往下滴答水哩,那种快乐真是无法形容。过了腊八,家家户户就开始了春节的准备。把一年省下来的小麦、玉米或是地瓜,养了一年的鸡鸭鹅,扎刮鲜亮拿到集上卖了,换回一把或厚或薄的票子,再陆续地把过年用的油盐酱醋、八角茴香、衣裳鞋袜等等一一地买回家里。到了顶顶要紧的“二十三小年儿”,得先祭祀灶王爷,好叫他“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在老家,这可是个卖火烧的好日子,提前好几天就把炉子通开了,甚至有的包子铺、面馆儿门前也支起了火烧炉子。再往后,二十四,扫房子。父亲握着一把新买的大扫帚,打扫房屋,清理院子,把屋子里的灰尘、蛛网,院里的落叶、杂物、一并打扫的干干净净。又用酒瓶子打来几斤绿油漆,把门窗木框都漆刷一新,油漆味儿弥漫在院子里十分好闻。从大门外一步迈进院里,猛抬头看见绿油油的门,绿油油的窗,还以为一不小心走进了春天里了呢。二十五磨豆腐,那天的豆腐坊总是人满为患。有拎着小半口袋的,也有端着半簸箕的,还有拿个大瓷缸子盛着的。别的买不起,豆腐总得磨几斤吧。石碾子吱吱呀呀地转个不停,金灿灿的豆子散发着淡淡的香味儿,嘿,过年哩。二十六割鲜肉,把肉买回家,过年的大事也就基本定下来了。杀上一两只自己家养的鸡或鸭,再买条鱼,配上点儿花生米、鲜芹菜,也就行啦。倘有自己家养的猪要杀,也必定在这天杀的,大块的拿到集上卖掉,留下猪头下水祭祖或自用。二十八蒸枣花,其实也不止于枣花白面馍馍,也蒸包子、花糕、炸肉、炸鱼、炸藕合、该买的买了,该蒸的蒸了,该扫的扫了,该包的包了,就二十九坐着守吧。其实二十九更忙活呢。加班儿的往回赶,外地的往家赶,街上、集市上的人反倒更多了。还有赶了半月集还丢三落四忘这忘那的,也在这天赶着把可用不可用、可买不可买的买回一大堆,似乎不买下一堆新东西就没法子好生过年似的。
母亲从集上扯回了花布,自己动手裁剪成片,然后就趴在我家那台东湖牌脚踏缝纫机上,给我和妹妹赶制新衣服。这是我和妹妹盼了一年的最重要的东西啦。喝过腊八粥,母亲就开始张罗着碾黄米,磨白面,买韭菜,蒸馒头,发包子,炸藕盒,一蒸一炸就是一笸箩,一直能吃到二月二。那时没有燃气,都是土胚盘就的大锅灶,灶上支一口大铁锅,下面烧劈柴,棉杆儿,玉米秸子,红红的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也温暖着小姐妹的心。我们打小就知道,有母亲在,我们就不会挨饿。
令我们开心的还有跟着大人去赶年集。我家那个村子离年集不远,通常就走着去。年集比平时集会贸易要热闹得多。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全是做买做买的摊贩,人声鼎沸。叫卖糖瓜小枣儿的,叫卖好烟叶好烟斗的,叫卖结实柳条筐的,叫卖便宜花布的,叫卖好韭菜好白菜的,叫卖水灵大萝卜的,叫卖好大火烧的,叫卖猪头肉猪蹄子的……络绎不绝。女孩子对这些没兴趣,跟着母亲来到年画儿市,准备买几张回家装饰门庭屋壁,点缀一下开始好起来的新生活。这时各个书店书摊正把年画对联张挂起来,象开展览会一样,任人欣赏选购。我们不停地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念着上头的字,认给母亲瞧。那时八十年代初期,在农村还没有明星这一说,画上多是些胖娃娃骑鲤鱼啦,大生产学文化啦之类,也有骑着虎骑着龙的神仙,头戴乌纱身穿袍服的官将人物,印象中还有木版刻印的门神、黄牛、天狗、麒麟等等。现在回想起来,那大概就是我后来从事国画道路的最早启蒙了。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偏西了,我们才抱着买好的年画、对子以及几样年货一路蹦跳着回家,大有满载而归的喜悦与满足呢。
盼着,盼着,年真的来了。三十早上,我们屁颠屁颠地跟在父亲身后贴对联。刷上浆糊,颤巍巍地站在板凳上,小心地粘上去。大门,影壁,粮仓,枣树上,大红的福字大红的春字贴起来了,小院子立刻变得生动了:“鸟语升平日,花开幸福春。”“千门万户腾笑语,九州四海庆新春。”耀眼竟光的红呵。年的味道真真切切地来到身边了,近得一伸手就能抓一大把的。母亲不时出来检查一下我们的工作进度,提出一些修改意见:“再高一点儿!”“往东挪挪……”胡同里早有男孩子在放鞭炮了:“嗵!”“叭!”
天色渐渐暗下来,四周鞭炮声渐渐多了起来,母亲炒好几个菜,忙忙地又煮饺子,父亲从灶膛里抽出一支燃着的棉花秸儿,点着了挂在枣树上的那挂五百响……一家人围坐在圆桌旁,桌子上方那盏十五瓦的电灯泡今夜也显得特别的亮。母亲取出了酿了一个冬天的醉枣儿,起开泥封,一股酒香扑鼻而来。我和妹妹一边嗑瓜子,剥花生,要苹果,抢醉枣,一边等着吃饺子。父亲先把煮好了的热气腾腾的饺子盛了三碗,放在外间屋里的八仙桌上——那里供奉着我们的祖先牌位,恭恭敬敬拜了几拜,然后才又盛了几大碗端进来:“吃饺子喽……”几天前父亲母亲刚从县城买回一台十四寸的黑白电视机,我们可高兴啦。母亲笑眯眯地说:“看谁吃着福气呀?”话音未落,我只觉得嘴里嘎嘣一声,硌得牙疼,吐出一瞧,是枚一分硬币。“是我是我!”我高兴地说。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大人小孩的欢笑声,一阵一阵从外头传进来。吃过饺子我们忍不住也丢下电视,跑到街上和小伙伴儿们玩起来,跳啊,唱啊,笑啊,闹啊,转啊,那份幸福喜悦劲儿,即使现在仍然能时时给我带来几分温暖的回忆。
初一早上一睁眼,母亲做好的新衣服叠得整整齐齐放在枕头边,新棉花,新布,新袜子,新鞋子,连兜里的压岁钱都是崭崭新的,厚实温暖的感觉是现在再好看的羽绒服也比不上的。那一刻,觉得母亲是把攒了一年的爱都给了我们。外头有人来给父亲母亲拜年了,爸爸妈妈虽然还不算老,可是因为在村里辈分高,来拜年的特别多。农村人起得早,从天不亮就有来的了。父亲母亲在外间屋里不停地说着“您起得早啊”“过年好啊”这样的话,请人喝茶,给小孩子们吃糖果。我们俩在屋里床上咬着被角儿猜测来的是谁,还有谁没来。母亲刚才说了句“这是宝庆家啊”,这个“宝庆家”是不是昨天我们在十字街上碰到的穿红衣服的新娘子?她还冲我们笑呢,她笑起来真好看。怎么六生叔和健健哥哥还没来呀 ?那个吭吭吃吃的是老金,他比父亲母亲年轻得多,还得管我们俩叫姑姑呢。正嘀咕呢,母亲掀起布门帘进来了:“大年下的,还不起来呀?”
穿着新衣服走在大街上,我总能听到有人夸我们:“看看这姊妹俩,扎刮得多俊啊。”听得我心里美滋滋的。太阳升起来了,透过那一层薄薄的雾霭烁烁地照着我可爱的小村庄。街头巷尾三五成群都是赶着拜年的人们,满面春风地,互道一年的辛苦,送上新一年的祝福。闲时细想,年的味道儿还真是从这忙中散发出来的。忙就如春天里萌芽的小草,让人心生憧憬与希望。忙着就有了想头,有了活头,有了奔头,等到忙完了,不忙了,也就到了终点了。又一个轮回开始了。
我的孩子现在也有我那时那么大了,过年也有压岁钱,也有许多玩的吃的,只是老觉得少点儿什么似的。少什么呢?仿佛说得清,又仿佛说不清。过年的意义对他们而言是越来越淡了。如今,忙年还是忙年,可是已经大大逊色了。超市里的物品食品应有尽有,想吃什么有什么。到了过年的时候,大家也多多少少忙一忙,给家人添几件衣裳,擦一擦玻璃,再准备点年货,忙着考虑是否回老家过年,忙着考虑今年的年夜饭在谁家吃,忙着考虑孩子的寒假怎么过更合理……有时想想,真替孩子觉得落寞。可是我们这些成年人呢?过年的乐趣还有多少呢?住的房子很大,里头住的人很少,而且一年到头不会有小院子那样的满眼阳光,小区里人不少,互相认识的没有几家。我们同一个楼道里的邻居,也只是碰面儿时打个招呼,平时各忙各的,根本没有我熟悉的亲亲热热的左邻右舍。物质丰富了,精神上却是贫穷了似的。难道这是必然的付出吗?这种代价有时让我黯然神伤。让我怀念的还有春节过后走亲戚。爸爸妈妈都是家里老小,我有两位姨妈两位姑妈三位舅舅,十几位表哥表姐,以及十几个小侄女小外甥儿,论年纪和下一代相仿佛。不管去哪一家,都有许多糖果压岁钱和不少玩伴儿,现在我还是很怀念那时被宠爱的感觉呢。这样的大家庭的感觉让我很安心,始终很踏实。那时大家都很穷,可都很快乐,都很知足,现在我们基本上普及了小康生活,有房子,有车,有网络,为什么反倒是经常不舒心了呢?
“天天跟过年似的,人就变得贪心了。”曾听村里一位老者不无感慨地说。
这话令我心头一凛:是啊,天天跟过年似的,人们对一切熟视无睹了,变得越来越不满足了。过年过的到底是什么?吃喝忙碌中,无论你愿意不愿意,年都准时到达,准时准点从身边掠过,等回过神儿来,它已经走远了。
我庆幸自己尚未完全麻木,我仍然和七岁的儿子一起,激动地等待着新年的钟声。我仍然还有几分童心,明白了这一点,我替自己长长地出了口气。
除夕晚上,时近午夜,守岁时刻到来,一炷檀香袅袅飘升,思绪仿佛又回到了从前:炉膛里的柴火噼啪作响,一家人围炉而坐,炉火映红了脸膛。二两老白干,几碟小菜,在浓浓的年味儿里进入微醺薄醉,进入时光隧道。与其说缅怀,不如说洞穿吧。四下里鞭炮齐鸣,爆竹起火,一夜络绎不绝。“劝君今夜不须眠,且满满,泛觥船。大家沉醉对芳宴,愿新年,胜旧年。”
天地浮浮沉沉,春秋来来往往。极喜欢的那个词“九九归一”赫然浮跃心头。从来处来,到去处去,一如春过了还是冬,冬过了还是春天。彩灯闪烁,无法融化我心头的切切思念。在新年与旧年的分水岭,我点燃一支烛光,把所有的祝福沐浴在烛光里。万家团圆的夜晚,惦念与希望同时如春草般布满大地的每一个角落,伴着荡漾的春风启程。
迎着新年的第一缕晨曦,蓦然发现,生命实在不需要过分的奔忙和经营,幸福就在身边。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征文1500字以上(精选篇10)
【忙年】
在我的童年记忆里,腊八蒜的味道就是年的味道,忙年的大工程从腊八那天拉开序幕。
腊八这天,勤劳的家庭主妇会腌腊八蒜。拿出经过夏、秋、冬三季已经有点发芽的大蒜,削去根部,然后放进准备好的瓶瓶罐罐或者小坛子里,倒上上好的山西香醋,把盖子拧紧或者用厚塑料布密闭起来,让醋一丝一丝地渗进大蒜里。在除夕到来之际,把已经浸染成淡青色的大蒜端上年夜饭的餐桌,轻轻咬一口,那香香的、酸酸的、辣辣的味道便在口腔里回荡。
进入腊月,家家都开始了大量采买。赶集的人多了起来,有推着自行车的,有拉着地排车的,不宽的马路熙熙攘攘。集市上花花绿绿的布料、成衣、纱巾,成功地吸引了女孩子们的注意。过年穿新衣,是让每个女孩子兴高采烈的事情。记得有一年,母亲给我们姐妹三人每人买了一条纱巾,我的那条是褚色的,上边是一些暗的龙凤花纹,软软的,系在脖子里,那感觉、那色彩,至今还在我的记忆里熠熠闪光,永不褪色。还有年画,五颜六色的,好看极了。
打扫卫生,则是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开始关注自己生存空间的一种方式。扫屋时,必须先用破床单把家具罩上,然后用长长的竹竿绑上一个没有用过的笤帚。大人们用毛巾包上头,举着竹竿,扫过苇席,扫过墙壁。灰尘在冬日的阳光下飞舞,屋子里充满了尘土的味道。等到尘埃落地,空间仿佛更开阔了。然后卸下窗帘,放在一个大铁盆里,耐心地把棉布洗出本色。还有炊具和餐具,那时我母亲是用碱面来清洗的,烧一锅开水,放碱面,把锅盘碗碟都一一清洗擦拭。
除夕到了,大人们忙得不可开交。父亲这天会早起,烧热炉子。然后开始炸鱼、炸丸子、炸藕盒,以及一切需要炸的过年的东西。除夕的下午,家家都开始包饺子了,一般包饺子的面和得比较硬,容易保存。除夕之夜,如果赶上下雪就更完美了,漫天飞雪打在新贴的春联上,红白交织,雪花静默无声,美不胜收。
夜里十一点左右要喝辞岁酒,摆上一桌丰盛的酒菜。春晚的钟声将要敲响的时候,母亲煮的饺子就要出锅了,吃几个饺子,这个年就完整了。在午夜的鞭炮声中,守岁结束了,我和姐妹们哈欠连天,父亲往炉子里再添一堆炭,在炉火声中,在家人热热闹闹的话语声中,我安静地睡着了,在美梦中迎来了新年。
春节这天,人们都走出家门,走到大街上,喜气洋洋去拜年,见面就说“过年好”,其乐融融。这个时候我会和同龄的伙伴们到处乱逛,穿着崭新的衣服,奔跑在田野中,奔跑在春日乍暖还寒的阳光里。这是我永不会忘记的幸福。
从大年初二到元宵节,是热闹的拜年时间,中国人的人情味得到充分诠释。在我们这里,大年初二,新姑爷给岳父拜年,会得到特殊礼遇,入座时会坐在第一把交椅上,可能还要请几个善喝酒的人相陪。菜肴也相当丰盛,有鸡肉、鱼肉、方肉、新鲜蔬菜、水果等,就连包的饺子也是有讲究的,饺子要控制在正好一口一个,不大也不小。
对于过年期间的美食,我更喜欢炖白菜。坐在小凳子上,看着母亲有条不紊地舀上大半碗菜,然后放上几片瘦肉,浇上一勺浓汤,再将五六个丸子盖在肉上,端上桌来,最后淋上香醋、香油。只看到碗上升起的白烟,我便醉倒在这充满乡土气息的美味里。
元宵节的灯火和那明亮的月光,会经常出现在我的梦中。门楼的两侧,角落里的石头上有两个深深的石窝,那是专门为元宵节的灯准备的。手巧的家庭会把青萝卜挖空,注入煤油,放上火捻,放在石窝里,有的直接把集市上买的红色蜡烛放进去。胡同里亮起来了,简陋的屋子和院墙有了一种沧桑的诗意,灯火影影绰绰,和月光交相辉映,真是盛世太平的好光景!我和我的伙伴们提着自制的灯笼(把蜡烛放进空罐头瓶里),开心地走着,叽叽喳喳的女孩子,哈哈怪笑的男孩子,在灯火里注视着彼此的笑脸,在月光下品味着幸福的绵长。是啊,当门口的灯火熄灭、月华隐去,我知道,旧年走了,带着人们的祝福和期待,带着恋恋不舍的情怀,消失在光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