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置办年货作文七百字
置办年货是一种传统的过年方式,每到过年,大伙儿都在准备年货。那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置办年货主题作文七百字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置办年货主题作文七百字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置办年货作文七百字【篇1】
【那些年我家置办过的年货】
在物质不太丰盈的年代,只有过年才可以穿新衣、戴新帽,特别是那些平时吃不到的许多年货让小孩都变成了“吃货”。从除夕到正月十五结束,期间的饮食与平时相比丰富了许多,所有的食材都需要自己提前准备好,需要自己做,正是因为这些年货耗时耗力,许多家庭成员参与其中,共同合作,年味才会显得更加浓郁,让人难忘。
腊月25,冻豆腐。过年期间,我家乡的伙食和往常的面条稀饭不同,主要是吃馒头和炖菜,炖菜里面内容非常丰富,有猪肉、青菜、粉条、海带和冻豆腐等等许多食材。这些配料大多是在赶集的时候买回家,唯独冻豆腐是需要自己来冻的,每年快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将买来的新鲜豆腐放在室外,靠零下十几度的严寒将豆腐冻成布满一个个窟窿眼的冻豆腐。这样天然冷冻做成的冻豆腐和后来我在超市中买到的味道很不一样,至今想起来,都觉得回味无穷。
腊月26,蒸馒头。每年腊月26那一天,我们村里家家户户都会烧起平时不怎么用的地锅炉子,蒸十几斤馒头,让正月十五之前都备足主食。多年来,我也一直参与蒸馒头这项家庭集体劳动,为妈妈、奶奶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提前泡好蒸豆包子所用的红豆,在揉面和切面团的时候搭一把手,蒸馍上锅笼的时候清洗好垫在下面的布等等一些细小的工作。记忆最深刻的还是自己每年拿着烧火棍,坐在地锅旁,满心欢喜地等着第一锅出笼的馒头和包子的那种幸福感,熊熊的火焰就像我们的日子一样红红火火,蒸笼里不断涌出的腾腾热气寓意着来年的生活蒸蒸日上。
腊月27,杀公鸡。这一天会杀鸡,但不仅限于杀鸡、煮鸡肉,每家人都会将过年要准备的肉食准备齐全,其中包括做肉丸这件有些复杂且工作量大的工作,主要做两种肉丸,即红丸和白丸,也就是油炸丸子和水煮丸子。小时候,我们这些小孩子总是站在爸爸身旁,看着他将五花肉末、葱姜蒜、五香粉、鸡蛋液和淀粉揉在一起,搅拌均匀,顺时针搅拌,直到搅出肉茸那种细腻均匀的样子,用手挤着一颗颗落入滚烫的油锅或者开水锅,等一两分钟后香喷喷的肉丸出锅,让我们这些小馋猫一次吃过够。
腊月28,贴年画。欢天喜地过春节,千家万户贴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上千年来流传下来象征吉祥的风俗。在我的家乡,腊月28这天,家家户户必贴春联,这一天见证着我们村里千门万户新桃换旧符的盛景。每家每户的院门、屋门、粮仓门、猪圈都会被春联装饰一新,各自不同的内容寓意着不同的新年祝愿。贴春联用的是玉米面搀着白面煮成的浆糊,我们一家人分工合作,撕下来旧春联,清理干净墙面,刷一层浆糊,将新春联张贴好,对准角度,抹平褶皱,美滋滋地读一遍春联的内容,憧憬着新的一年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幼时和家人一起准备这些年货的场景营造出家乡浓郁的年味,为我的童年带来许多欢乐的回忆。如今,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的综合国力迅速提升,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的生活水平也越来越高,每天的饮食都堪比之前过年,春节的意义更多在于团聚。时间滴滴答答不停歇,如今腊月已过半,一年中最珍贵的欢聚时刻就快到了,一大家子人边看春晚边话家常,团圆的喜悦写在每个人的脸上。对此,我满怀期待。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置办年货作文七百字【篇2】
【年俗】
腊月二十三这天,中国人都在过小年。
如今,许多年轻人不懂得过小年的内涵。过小年,也叫辞灶,作为“一家之主”的灶王爷,每年都上天“开年会”,汇报这家人一年的道德表现,从老天爷那里领取对这一家人的奖惩。因此,各家都十分重视辞灶仪式,除了给灶王爷供饺子、烧纸烧香,还用糖块、柿饼、蜜枣、花生、苹果等香甜的供品来供奉灶王爷。所以,每家灶台旁边的墙上,都会贴一张灶王爷的年画,年画两边是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积善得福,这项民俗活动使人们形成强大的心理暗示和道德指引,包含着对道德的敬畏,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辞灶,是年俗文化的序曲。从腊月二十三开始,一连串年俗接连不断。从城市到乡村,“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断响起,年味儿越来越浓,过年的节奏也越来越快。在鞭炮声的催促下,亿万中国人像潮水一样在中国大地上四处涌动。
我们不妨从空中俯瞰中华大地,亿万人次向着不同的方向奔走,所有的铁路、公路、水路人潮汹涌,这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盛大景象。而推动亿万人向四面八方奔涌的超强动力,是那抹乡愁,是萦绕在每颗心间的丝缕亲情。
辞灶之后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办年货,叫做“办年”。添新衣,蒸馒头、做花馍、做豆腐、做年糕、做发团、炸鸡炸鱼炸肉、买酒等。这一系列物品,都能通过谐音表达对幸福的期盼、对未来的祝愿。
面对丰盛的物质生活,人们的情感进一步发酵。过年了,该孝敬一下父母了,一块肉,一袋面,一瓶酒,一件新衣,不论多少,不论厚薄,都是儿女的感恩之心。尤其那些在外的儿女,不论远的近的,纷纷踏上回家省亲的路。这种氛围像温室,催发了人伦亲情,慈孝仁爱之心趁着节日的温度在中华大地上弥漫、荡漾。还有很多人趁着这种氛围,看望七姑八姨、三朋四友,重温久违了的情感。更有一些人,把这种情感延展到社会层面,去看望孤寡穷困人群,送去人间的关爱。
年俗,行进在天寒地冻的时节;人心,荡漾在暖意升腾的阳春。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置办年货作文七百字【篇3】
@基层干部 这份年货清单请收好
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在忙着置办年货,迎接新年的到来。辛苦忙碌了一年的基层干部,自然也要梳理一下清单,为自己“办办年货”,高高兴兴过个年,为来年的工作“充电蓄力”,打好基础。
贴一副“关注民生系真情,为民谋利出实招”的春联,牵挂群众冷暖。基层干部作为群众的贴心人,要带着一份真情,去走访慰问困难群众、特殊群体,弄清他们盼的是什么、忧的是什么,想方设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要特别关注那些因疫情影响,子女不能回家团圆的留守老人,仔细查看房屋、用电、用水等安全,帮助采购年货,利用网络视频等方式让他们与亲人“线上团聚”,把关心关怀传递到每一个角落。要带着一份敬意,去走访慰问老党员、老干部,学习他们优良的革命作风,鼓励他们发挥余热做好“传、帮、带”。要带着一份诚意,去走访联系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听取他们对家乡发展的意见建议,希望他们在做好自身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桑梓、建设家乡。
煮一盘“有才何须多开口,万般珍馐肚中藏”的饺子,提升能力水平。“干部干部,干字当头”,基层干部要“肚里有货”才能展现“实干”作为。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基层治理的方针政策学懂弄通做实,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多向群众学习,要真心实意地进村入户,直面和解决各种民生难题,实实在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在工作实践中多向群众学习,善于从群众中获取智慧和力量,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要提升带动发展的能力,牢牢把乡村振兴的责任扛在肩上,坚定实干的信念,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多走出去看看、多想办法、多找路子,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带领群众发展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推动乡风文明,努力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努力前行。
放一挂“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的鞭炮,时刻廉洁自律。“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春节期间是考验党员干部廉洁作风的一个重要关口。注重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逢年过节走亲访友既有联络感情的需要,也是继承传统的必然,正常的联系无可厚非。但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把节日当成“施展拳脚”的大好机会,打着“礼尚往来”的幌子,到处拉关系、套近乎,从烟酒糖茶、当地特产、购物卡到红包,“无所不用其极”。作为基层干部,要备好清廉的年货,常思贪欲之害,念好“廉洁自律”紧箍咒,不断吸取前人“落马”的深刻教训,坚决抵制住人情往来的诱惑,不踩违规收礼、违规吃喝、违规使用公款等纪律红线,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为官,老老实实做人,斩除“从年货里捞好处”的歪心杂念,守住两袖清风的品格操守。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置办年货作文七百字【篇4】
【忙年】
姥姥说一进农历12月,就是进入腊月门了。这时候,人们就要开始准备各种过年的物品了,也叫忙年,虽然现在交通很方便,超市也很多,随时能买到需要的东西,但是置办年货的风俗一点儿也没有改变。
一进腊月,我们这儿的集就热闹起来了,从早上六七点钟一直持续到下午四五点,人们络绎不绝:有的双手提着大包小包,有的将东西扛在肩膀上,有的拖着手拉车,手拉车里塞满了各式各样的物品:瓜子、花生、蔬菜、水果、洗刷用品、对联等等,唯恐东西买少了。因为大集就在姥姥村边,所以,姥姥村的人都会来回赶好几趟,姥姥说正月里客人多,吃得越丰盛,越能体现出主人家的热情,我们的日子也会越来越红火。到腊月二十八是旧历年的最后一个集,这一天往往各种蔬菜水果都比往常贵出好几倍,但也没有削减人们采购的热情,买的人和卖的人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卖菜的人不停的吆喝“今天的菜很新鲜,便宜了”,问了价钱,买菜的人一边说着“今天的菜可真贵呀,”一边又弯腰,撑起袋子挑拣自己满意的食材,交完钱,买菜的人急匆匆地拖着手拉车继续购物,卖菜的人再从筐里继续拿出新鲜的蔬菜供其他客人挑选。整个大集上回荡着卖货人的吆喝声和买货人的询问、讲价声。卖对联的摊位最为热闹,摊主一边介绍今年新品香烛的特点,一边展示不同规格的对联和福字,客人一手拿一张福字,挑选自己中意的,福字代表新年美好的祝福,所以,经过的客人都会挑选自己最满意的。
说起忙年,自然少不了做各种各样的花馒头,过了小年以后,家家户户开始蒸花馒头:枣饽饽、鱼花、寿桃、粘豆包、年糕等等,等到除夕的这一天就会把好看的花馒头摆在供桌上祭祀祖先。
姥姥说一直要忙到除夕,该备的物品都备齐了,卫生也打扫好了,也到过年了,过了年,正月里人们又迎来了新的一轮忙碌,要忙着招待走亲访友的客人。
过年中国人的集体记忆置办年货作文七百字【篇5】
90后的年货记忆
新春将至,最早一批90后已步入而立之年。作为一名90后,小时候在姥姥家置办年货的记忆依然清晰:“腊八祭灶,年下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每当听到姥姥念叨这句话,我就知道快过春节了,然后满心期待着有美食吃、有新衣穿、有炮仗玩、有春联贴。
出锅:家家点火、处处冒烟
河南话把准备春节招待亲朋好友美食的过程叫“出锅”。在“出锅”之前,姥姥会骑着三轮车去菜市场或自发形成的集市上购买食材。“出锅”是过年重头戏,平时不怎么下厨的男性,这时也会露一手:在院子里架上地锅、抱薪劈柴,小孩子就守着地锅等刚炸好的麻叶、带鱼、酥肉等,顾不上烫手,拿着就吃起来。村中一片家家点火、处处冒烟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木柴燃烧的味道和食物的香气。现在想来,这就是令我怀念的家乡烟火气。
炮仗:每年都能玩出新花样
过年除了吃,对男孩子来说最期待的就是玩炮仗了。到集市上置办年货,如何购买食材是大人们关心的事情,我们最关心的还是买炮仗。大人们买了鞭炮之后,就是我们自己挑选各式各样的小炮仗:可以飞天的、可以旋转的、可以摔响的……小伙伴们带着打火机和新买的炮仗在村子里集合,废旧的瓶瓶罐罐成为了我们开发炮仗新玩法的工具,兴奋又刺激。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观念深入人心,过年听到的炮竹声变少了,家乡过年的空气质量明显改观。
春联:承载新一年的期待
在“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喜庆氛围中,年味显得更足了。早上起来调浆糊、搬木梯、贴春联,一人指挥一人贴,“左边再高点,好了,正了”。房前屋后,能贴的地方一律不少:大门、屋门、厨房都贴上了春联,树木贴上了“枝繁叶茂”、家禽家畜圈贴上了“六畜兴旺”,春耕秋收的拖拉机贴上了“日行万里”。“福”字倒着贴,寓意“到福”。春联,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清冷萧瑟的初春,给人以暖意。
回想过去,忽觉“从前慢”的时光过得也是如此之快。想抓住时间的尾巴,却像握一把细沙,握得越紧,越感觉时光飞逝,惟有“只争朝夕,不负韶华”,一边奋斗、一边珍惜、一边回味。